:::

隨機小語

做你最需要而又接近的任務,你的下一次任務就清楚地顯現在目前       ........卡來爾 

25. 進諫須知

二月十一日(星期四)張執事府上家庭禮拜時,我曾提到學習聽勸的重要性,並舉一實例說,某人在經過失敗之後,反省檢討,發覺自己犯過許多過錯。同時他更埋怨當時為什麼沒有人勸他懸崖勒馬呢?他想,我的缺失、過錯是日積月累的,如果有人向我提出警告,我即可免敗得這麼慘。

我不是有許多親朋好友,更有不少師長同事嗎?難道連教會牧師也不知道我的行為嗎?他們都怎麼了?為什麼都未曾勸我一句呢?他越想越氣憤,頓足呼喊道:「像這樣的啞巴朋友、幸災樂禍的親人、不盡師道牧職的長上,不交不敬也罷!」

他對周圍和他有關的人真是痛心疾首之極,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失敗,他們應負一半以上責任。後來此人閱歷多了,對世事瞭解也加深了,再回想以前遷恕別人當他犯錯時不勸戒、不警告、不糾正他,又覺得末必是他們的錯,可能還是自己的錯。因為:

1. 他所結交朋友並非會互相規勸的類型,卻全是只知逢迎諂媚的小人;
2. 他自己給人的印象也不是能接受勸戒的人。

有了這個自覺之後,他痛下決心,遠小人、親君子,並極力改變倨傲之態度,謙虛納諫。從此以後,他的人緣和事業便都大大好轉了。

以上只談到人能謙虛納諫的好處,可是勸戒人(進諫)也非易事。奉承人者很少吃虧,因為人都喜歡受奉承,所以古時假先知無往不利。舊約時代許多先知死於直言敢諫,新約裡施洗約翰也是如此。如 馬太福音十四章3.~5.節記載:

「起先希律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緣故,把約翰鎖在監裡。因為約翰曾對他說,你娶這婦人是不合理的。希律就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為他們以約翰為先知。」約翰的諫言沒有什麼不對,可是他卻因此而英年喪命,而且死得夠慘,如同章10~11節記載:「於是打發人去,在監裡斬了約翰(坐牢還不夠)把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了女子;女子拿去給她母親。」

施洗約翰是不慎闖了口禍,還是自始便有殉道的準備呢?我想必是後者。根據  主耶穌施洗約翰的稱讚,可以認定約翰希律的勸諫並沒有什麼不對,倒是表現出他的宗教良心、道德勇氣和先知的本色。至於他在什麼情形下或什麼時候向希律提出諫言,聖經沒有明載,我們也不能輕率斷定。猜想不外三種可能 :

一、希律把這問題求教於約翰
二、第三者詢問約翰希律這件行為的看法;
三、約翰風聞此事而自動找希律(如拿單大衛當面責備他。

照我的看法第三種較少可能,因為希律是外邦的行政官,他私人的行為施洗約翰應該不會自動去干涉。主 耶穌也未曾抨擊羅馬政府或責備它的行政官員,倒很嚴厲地責備當日的文士、法利賽人、撒都該人,尤其那些長老、祭司長們,這是與今日我們長老教會大不相同的地方。

所以我敢確定,施洗約翰不是因為希律醜行沈不住氣,自動登門找他加以責備的。據 路加福音三章10~14節記載:

「眾人問他約翰說,這樣我們當作什麼呢?約翰回答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又有稅吏來要受洗,問他說,夫子,我們當作什麼呢?約翰說,除了例定的數目,不要多取。又有兵丁問他說,我們當作什麼呢?約翰說,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自己有錢糧就當知足。」

希律也許就是風聞施洗約翰的名聲,知道他有問必答。乃召他來,把自己的問題(畢竟於心有愧)問他。本希望約翰恤人的軟弱、遷就男女間的愛情、姑准其所為。不料竟遭到嚴厲的指責,惱羞成怒,乃先把他下在監裡,最後還是殺了他。

基督徒對於勸戒人、勸導人、警告人、提醒人、糾正人都要非常慎重,先要清楚三點:一、是否 神的吩咐(命令);二、是否職責所在(份內事);三、有無考慮後果的嚴重性。坦白說,我對十字園問題 的諫言,這三項都已再三考慮過,並且也已有最壞的心理準備。

有一位作家說:「有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  耶穌要在十字架上釘死才能拯救世人。其實這是極普通的常識,千古以來,救人一直是一項有高度危險性工作,你得像拆除一枚定時炸彈一樣小心!」勸戒人(進諫)就是為救人,救他免於失敗、犯錯、羞辱甚至死亡。但勸戒人者自己卻可能吃虧,甚至像舊約的許多先知及新約的施洗約翰、主穌一樣犧牲掉性命。

有人研究,勸戒人(進諫)無論成功失敗(受採納或拒絕)都得不到好處。所以一般人(尤其飽經世故者)除對自己兒女(一等親)之外,絕不多管閒事去責備人、勸戒人。有一個故事可以說明聰明人為什麼不輕易向人進諫的原因。

一個年青漂亮又外向的女子一天換數套衣服,且都色澤鮮豔、款式新穎,而她愛唱歌、愛笑、愛跳又愛叫,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像夏天出汗一樣正常,因為她年青美麗也。可是,再貌美如花的小姐,有一天也會年老珠黃的。

這時候她穿的衣服顏色便應該樸素一點,式樣也要保守一點。她走路的腳步應該輕一點,說話的聲音也要低一點,對男人挑逗的反應最好遲鈍一點。如果沒有自知之明,以為青香美貌永不消逝,年將半百而言談舉止裝扮仍像雙十年華,這在別人眼中便會成為笑話了。

故事的女主角正是這樣人。而最可惜的是她雖有很多朋友,卻沒有一個敢點破她、勸醒她。終於有一個算來很親近的朋友,自覺義不容辭,忍不住把心裡話委婉地說出來(進諫)。這位女主角會欣然接受嗎?絕對不!她先是驚愕,繼之大怒,而反唇相譏,兩個人終於不歡而散。

然而事後她真有所改變了,她樸素了,也沈默了,對挑逗的男人一概不理不睬,而且顯得大方而有智慧,真正照自己的身份、年齡塑造了一個新的形象。可以說,她在行動上完全採納那位朋友的忠諫。可是,在感情上畢竟已存在一道裂痕,不能再和好如初了。(連慶祝銀婚時都不邀請她呢!)

但她的那位朋友並不因此而後悔,更不覺得自己倒楣,因為:一,她預知有今日;二,喜見她的諫言已生了果效;三,想起  主耶穌與許多先知的遭遇。

這個忠於朋友者的想法,正是我為十字園一案做過傻子的安慰。今日是棕樹節,本週是受難週,在本週內耶穌終於死了!祂為什麼而死?忠言逆耳,人們不採納其諫言故也。(參看路加福音廿二章53節)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90年3月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09年12月 Cairu、Phil


:::

搜尋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