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機小語

凡不先悔改的人,決不會真相信基督,而且那真正「得救」的人,也不能說從此不再悔改了,乃是一天一天更認識 神,悔改的心也就更加深切。       ........ 

7. 脫離(二)

主  耶穌教訓我們禱告說:「不叫我們見試探,救我們脫兇惡(惡者、撒旦)。」(【新約】馬太福音六章13節)。因為許多人陷在惡者手中,但沒有辦法,也沒有力量脫離。

多少太保太妹也都深知加入幫會容易,脫離幫會困難。那些賭徒、醉漢、煙鬼何嘗不是欲罷不能呢?所以 主  耶穌降世也就是  神知道世人有脫離罪惡與死亡的需要。這是攸關生死的問題,  神的愛使祂不忍袖手不管!

以下我們從【舊約】出埃及記民數記中找出有關「脫離」的教訓。【舊約】出埃及記六章6.節「所以你要對以色列人 說,我是 耶和華,我要用伸出來的膀臂重重的刑罰埃及人,救贖你們脫離他們的重擔,不作他們的苦工。」

這是 神曉諭摩西以色列人 說話。本節告訴我們,  神救贖以色列人 脫離什麼呢?就是一、埃及人;二、重擔;三、苦工。神今天藉著基督同樣要救贖我們脫離埃及人 ....代表魔鬼(世俗)、重擔 ....代表罪惡、苦工 ....代表犯罪的生活。因為 主 耶穌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 說得很清楚:「凡勞苦擔重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出埃及記六章7.節:「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神。你們要知道我是  耶和華你們的 神,是救你們脫離埃及人 之重擔的。」神要我們認清事實:祂是我們的神,我們是祂的百姓。

不但神這樣說了,我們更應知曉和承認。因為這關係不是單方面的,乃是雙方面的關係。這關係的成立不是平等協商而訂定,更不是一方被逼屈服於另一方,而是由於  神(那一方)以愛救贖我們(這一方)脫離死亡(罪奴之處境),且收留我們作祂的百姓。

我們在感激之餘,也以作祂的百姓為榮。神對我們不是征服者而是救命的恩人。所以我們感謝祂,如同以色列人時時感念  神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重擔。

出埃及記十一章17節:「現在求你只這一次饒恕我的罪,求  耶和華你們的  神,使我脫離這一次的死亡。」

這是埃及法老王求饒命的話,啣接上一節的記載:「於是法老急忙召了摩西 亞倫來說,我得罪  耶和華你們的  神,又得罪了你們。」世上像法老一樣只怕死亡而不怕  神的人很多。這種人平日心目中沒有  神。即使有的話,不過「是你的神,不是我的神。」

可是在危難中他比誰都怕死,因此就哀求人為他禱告  神。這種人在未信主人和信徒中同樣很多。他們「平日不燒香,急時抱佛腳。」也有人譏刺他們是「不見棺材不流淚」。可是一旦河過了橋也拆了,仍然我行我素,把   神拋在腦後。

多少頑皮的孩子被父母責打時,都跪地救饒,說下次不敢了。可是曾幾何時,故態又復明瞭,並沒有絲毫的改。想不到法老貴為一國之尊,竟有如頑童一般的行徑!

法老求摩西「只這一次饒恕我的罪。求  耶和華你們的  神使我脫離這一次的死亡」,雖是無心欺騙,可是結果欺騙了  神又欺騙了人。近來的人對於登門求助者很少了以幫助,這是為什麼呢?無他,只是過去被欺騙得太多,不願再做傻瓜了。

有一位主內弟兄問我,為什麼人們在患難中(疾病、失敗時)所許的善願,很少蒙  神垂聽呢?如果  神都按照他們所求的賜給他們,教會的經濟何患不充裕,聚會人數何患不多呢?我就告訴他說,這是因為  神不再受人的欺騙了。所以我們禱告,不可像法老只為懼怕身體的死亡,卻不怕得罪  神有何後果。

【舊約】民數記十章9.節:「你們在自己的地,與欺壓你們的敵人打仗,就要用號吹出大聲。便在  耶和華你們的  神面前得蒙記念,也蒙拯救脫離仇敵。」

這一章的1.~10節是記載摩西遵  神之命製造銀號兩支,以為名集會眾行進的號令。神希望祂的子民同心一致地工作與爭戰,所以要聽從號令。身為領袖、指導者的祭司更不可濫發號令,如【新約】哥林多前書十四章8.節:「若吹無定的號聲,誰能預備打仗呢?」

神吩咐選民在和敵人打仗時,要用號吹出大聲,這樣便可在  耶和華神面前一、得蒙記念;二、也蒙拯救;三、脫離仇敵。至於兩支號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說是代表新、舊兩約,也有人說是代表聖經與禱告。這兩種說法都有其美好的教訓與意義。

民數記卅五章25節:「會眾要救這誤殺人的脫離報血仇人的手,也要使他歸入逃城。他要住在其中,直等到受聖膏的大祭司死了。」

逃城是預表  耶穌基督的救恩。在以色列人 住的地方有六座逃城,這是特為非故意殺人者而設的。這也是  神的恩典和體貼,因為人很可能無心誤犯各種罪過,  神乃以耶穌為我們的逃城,使我們脫離報仇(血仇)人的手。也就是預表我們奉主名祈禱認罪必蒙赦免。(【新約】約翰壹書一章8.~9.節)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1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10年2月 Cairu、Phil


:::

搜尋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