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機小語

習慣要不是最好的僕人,便是最壞的主人       ........埃蒙斯 

35. 似非而是的作為(二)

我們有理由相信 主耶穌的性情是溫柔、和藹、可親的,絕不與人斤斤計較,也不會輕易激動、情緒化。甚至教訓人說: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馬太福音五章 38~41節)

耶穌這樣教訓,也以身作則這樣行。當大隊人馬來客西馬尼園捉拿祂時,彼得拔刀砍掉大祭司僕人馬勒古一隻耳朵。祂一面責備彼得,叫他收刀入鞘,一面俯身撿起落地的耳朵給馬勒古接上(不是用腳猛踩,或把它踢掉)
祂在十字加上頭一句話就是「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廿三章34節)

由此可見主耶穌性情是何等溫柔良善,正如以賽亞的預言說:「祂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祂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舊約】以賽亞書五十三章7.節)祂自己也說:「我心裡柔和謙卑。」(馬太福音十一章29節首句)我們若細讀福音書也會有這樣的感覺。

我看過許多所謂培靈佈道家,他們最喜歡聽眾爆滿、會場安靜,所以他們極不歡迎小孩子進來湊熱鬧。有時會很生氣地對那些父母們講出令人難堪的話,甚至以含怒的眼光直接射向小孩子。

耶穌與他們正好相反,祂曾對禁止小孩的門徒道:「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 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馬可福音十章14節)在此我們不由覺得祂真像幼稚園的保姆一樣呢?

雖然如此,主 耶穌卻不是所謂的「好好先生」,更不是有求必應的笑面彌勒。在必要時祂會責備人(參看馬太福音廿三章),也會拒絕人錯誤的請求(參看馬太福音廿章20~28節)

某作家寫過這樣的話:「有一種『好好先生』,他的口頭禪是『好好好!』對別人的要求、建議、說明,一律以此答覆,脫口而出,漫無節制。聽起來好像是答應了,其實他對別人的說明並沒有理會、對別人的建議也沒有接受、對別人的要求更不能照辦。結果所謂『好好先生』者其實一點都不好。」誠哉斯言也。

十字園問題之困難解決乃因貪心者有恃無恐的心態所致,因為他們看透了那些「好牧師」的德性──只說好好好,不敢作明確是非判斷與堅決的實際行動。

耶穌心裡雖然柔和謙卑(馬太福音十一章29節),但是祂絕非好好先生之流,我們可從祂潔淨聖殿的行動看出來。祂進聖殿目睹那些做買賣的情形(有如摩西下山看到百姓跪拜金牛犢),便情不自禁地以繩為鞭趕出殿裡一切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馬太福音廿一章12~13節)

耶穌這種舉動在好好先生看檢未免太過火過份了。他們必說:

一、行事太情緒化了;
二、思想太保守落伍了(聖殿只作敬拜神之用,不符經濟原則)
三、應該知道他們是領有營業執照(許可證)的;
四、應該給發執照的宗教當局留點面子呀!
五、耶穌為什麼不先來一番勸導與溝通呢?
六、耶穌為什麼不提出改進的建議,或先舉行民意測驗呢?
七、耶穌這樣動粗難道不失禮統嗎?

以上這些質疑好像言之成理,其實不過為以是而非之論而己。

耶穌的舉動「似非而是」,與摩西眼見選民膜拜金牛犢即怒不可遏,摔碎兩塊法版一樣。摩西的作為是以神之心為心,主耶穌的作為則表明神的心(祂是神)。所以若說耶穌的作為不對的話,無異於說  神的作為不對了。

為什麼主耶穌潔淨聖殿乃「似非而是」的作為呢?讓我們仍就上列七條逐一分析之:

一、祂沒有絲毫情緒化(意氣用事),而是聖、俗不相容的自然反應;
二、反對俗化、墮落的行徑決不是思想落伍;
三、宗教領袖怎有資格准許人在聖殿裡作買賣呢?他們太輕慢神了;
四、給不法者留面子只是婦人之仁,必至姑息養奸;
五、跟那些人爭論等於對牛彈琴,他們並非不知,而是明知故犯;
六、敬拜 神的聖殿不同於其他聚會場所, 神說不可以就是不可以,如以民意代表  神意,或叫 神隨從人意都是笑話。今日雖有挾上帝而令教會、挾教會而令信徒的謬行,總算還沒有人敢企圖以人的意思取代  神的旨意;
七、須知 神是審判主,祂對人的責打、刑罰都是彰顯祂的公義,人不能因此說  神不仁或殘忍。所以耶穌潔淨聖殿的一切行動,都是顯示祂的聖潔與對不法的憎惡。

在舊約聖經中記載多次當 神看見人犯罪就在烈怒中用水、用火、用瘟疫或用戰爭等來懲罰人。這些都比  耶穌拿繩子作鞭子把牛羊趕出殿、以及倒出兌換錢幣並推翻他們的桌子(參看約翰福音二章15節)嚴厲得多了。但只要是認識 神的人,有誰敢說 神不對呢?

還有約伯所遭遇的浩劫,不但令人不解,連約伯自己也想不透且受不了,可是聖經告訴我們約伯的態度怎樣呢?乃是「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犯罪,也不以  神為愚妄(不妄評神)。」(【舊約】約伯記一章22節)

就是約伯相信  神所作的必是「似非而是」也。容我再重複一遍這句話:願我們都有足夠的智慧,以分辨何者為「似是而非」與何者為「似非而是」。
 
  
  

-------------------------
  
 
△信心小的人,將心帶到天上;信心大的,將天帶到心裡。  ....................... 司布真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09年5月 Cairu、Phil


:::

搜尋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