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機小語

耶穌並不是行祂所傳的,而是傳祂所行的       ........ 

9. 追思禮拜(於林尊卿先生府上)

王明道先生是近代中國最有骨氣的一位傳道人,他著有一本「看這些人」的書,對人作了相當深入的研究。研究世界的歷史就等於研究人。一切的問題都是以人為中心,所以如果沒有人也就沒有問題了。不但世界的歷史以人為中心,就是聖經也是以人為中心。

這也難怪,因為 神創造地球,甚至創造別的星球都是為著人,創造地上的萬物更是為著人。神管理宇宙萬物,但是 神也委任人代表祂管理也上的一切,如【舊約】創世記一章27~28節記載:

「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象造男造女。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也要管理海中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古時中國人相信皇帝是天子,其他都是為天子而存在的臣民,然而根據聖經,則人人都是天子,人人都是皇帝(世界的皇帝),兼陸海空總司令,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比人更大。因為 神賦與人權柄,所以小孩子敢騎馬、牽牛。不過,人既然代表 神,人的生活就要向 神負責。

基督教所謂罪不只是指人對人犯錯、得罪人,更是指人對 神犯錯、得罪 神。一個人的好壞不是由自己或別人評定,而是由 神認定。嚴格來說,古今直正的好人,也就是完全人,合乎神心意的人,耶穌是唯一的一位。

約翰福音十九章 5.節 記載:「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看這個人。」這句話有很深的含意,是指 耶穌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是完美沒有瑕疵的。

耶穌基督以外的任何好人,在某種角度上看可能非常可嘉、相當偉大或頗為難得,但從另一角度看,便顯出許多瑕疵、缺點來了。聖經中雖有所謂義人(好人)如挪亞、約伯等等,但那不過是在那個時代中與其他人比較而言,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

例如在戰爭期間我有一件外衣,專在禮拜日上講台穿用,那時博得不少羨慕的眼光。如果現在穿的話,恐怕要被笑了。原來它之所以受人羨慕,不過是它的質料在當時很少見罷了,而現在它反而落伍了。

有人說,無論什麼東西都不堪顯微鏡一照。那怕是多麼乾淨、多麼細緻的東西,經它一照,立刻可看出其污穢粗陋的真面目。那麼,任何人更不堪站在公義聖潔 神面前,連摩西也不能例外,如【舊約】出埃及記三章 5.節 記載:「  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

為什麼要脫鞋呢?就是神不以你的所行(鞋、腳蹤)為準,你不能依賴你的所行。換言之,若非蒙恩,誰也沒有資格站在 神面前。而且人也不敢看 神,更不敢給 神看。如【舊約】創世記三章 10節記載:「他(亞當)說,我在園中聽見你的聲音,我就害怕,因為我赤身露體,我就藏了。」

今日我們之所以敢在 神面前敬拜和祈禱,是由於耶穌作中保的果效。因我們得耶穌寶血遮蓋,神不看我們的虧欠,是看在耶穌的份上,使我們得以親近,如【新約】以弗所書二章 13節 說的:「你們從前遠離  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

以上說都是有關人對 神方面。總括一句話,人在神面前若非蒙神恩典與基督寶血的遮蓋,沒有一個站立得住。可是單就人這方面而言,仍然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才有所謂好人壞人、君子小人。忠臣奸臣、孝子逆子、節婦淫婦、賢妻惡妻、義徒叛徒、良民土匪...的對比。

大體上可分為善惡兩種人,善者為人所愛,惡者為人所惡。善者雖死,猶流芳百世,惡者則未死先臭,且遺臭萬年。所以人生在世,如何做人是個最大的課題。

一個人做人成功,其他方面失敗尚可彌補;一個人做人失敗,其他方面成功反使他不願自省而終於造成悲劇。至於如何做人,不但有神鑒察,也有人在觀察,尤其基督徒乃世人審視評斷的對象,所以更應謹慎注意我們的所行,如 馬太福音五章16節 耶穌 說: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天上的父。」

林尊卿先生父母林阿火長老夫婦)我不但認識,也很尊敬他們。他們家裡有什麼聚會,如婚禮、壽誕...等多是請我主持,甚至這對老人家的葬禮也請我證道。他們和我一樣原本不是基督徒,可是一旦信了主,就熱心事奉  神,以主聖道治家教子。

其子女均有相當成就,三男之中一位工程師、一位外交官、一位醫師;四女皆適好丈夫,且都是基督的家庭。要不是自己當長老,就是丈大當長老,而其中最成熟老練斂然林家信仰領袖者,乃忠孝路教會林月錦長老是也。

阿火長老夫婦生前均有使人難忘、永久懷念好榜樣、好見證。正如 馬太福音七章 20節 耶穌 說:「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可以認出他們來。」我看他們的兒女有的繼承父親的優點,有的接續母親的特長,且大多是兩者兼而有之。我們為此感謝主,榮耀歸與 神。

記得大約十五年前,我帶領忠孝路教會青年團契在街頭佈道時,張高敏君曾以其外公信主經歷向人作見證,感動許多聽眾。我也知道故林長老夫婦之所以喜歡我主持他們家庭的大聚會之因由,無非為使他們的親朋一同分享福音的好處(參看【新約】哥林多前書九章23節)

他們深知未信耶穌者及社會人士的心理,所以像請客選擇菜館與廚師一樣,他們請講道者也要選擇牧師。可見他們為要得人,真是用心良苦。我切盼他們的後裔子孫永遠不忘先人的精神,以承受 神的應許,應驗聖經話說:
行為純正的義人 他的子孫是有福的。」
(箴言廿章 7.節)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09年3月 Cairu、Phil


:::

搜尋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