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主選單
講道集
文字整理
講道集選單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第七冊
第八冊
第九冊
第十冊
第十一冊
第十二冊
第十三冊
第十四冊
第十五冊
第十六冊
公義的訊息
澎湖伯事略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隨機小語
神藉着救贖造就了我們,不是要我們袖手等着上天堂,乃是要我們行善。我們行善才免辜負祂的預備。 ........
呂春長牧師
所有書籍
「澎湖伯講道集(十一)」目錄
MarkDown
12. 談良心
1. 新春與新人
2. 美門的神蹟
3. 善用稱讚
4. 安慰(一)
5. 安慰(二)
6. 安慰(三)
7. 安慰(四)
8. 祖先(李長老府上家庭禮拜)
9. 羅得失敗的鑑戒(一)
10. 羅得失敗的鑑戒(二)
11. 羅得失敗的鑑戒(三)
12. 談良心
13. 長生何處求
14. 得勝死亡
15. 生為主,死歸主
16. 亞伯拉罕的子孫
17. 活着比死更苦
18. 以基督之心為心的孫師母(孫理蓮)
19. 永存的房屋(林克宏長老葬式講詞)
20. 盧府家庭禮拜
21. 和睦
22. 談後悔(一)
23. 談後悔(二)
24. 得基督的十項要訣(一)
25. 得基督的十項要訣(二)
26. 得基督的十項要訣(三)
27. 得基督的十項要訣(四)
28. 同負一軛之感言
29. 失敗與成功的因素
30. 門庭若市
31. 箴言對少年人(一)
32. 箴言對少年人(二)
33. 箴言對少年人(三)
34. 箴言對少年人(四)
35. 信徒對苦難的看法
36. 緣故(一)
37. 緣故(二)
38. 安排(一)
39. 安排(二)
40. 成功的商人(吳執事府上家庭禮拜)
41. 癩者得醫治
42. 忍辱負重
43. 結婚典禮訓辭
44. 大肚教會八十週年感言
14. 得勝死亡
澎湖伯講道集(十一) ========== 求生是生物的本能。各種生物 -------無論大小飛禽走獸,水旅昆蟲都要求生存,所以廚房裡的蟑螂打不完,家鼠更是滅不盡。 有一天當我靜坐沉思時,忽然瞥見寫字檯上有一隻螞蟻正悠遊自在地行走,我一時想到一個惡作劇,就是用手指頭蘸著水,在桌面上劃成一道水城,把這小螞蟻圍在當中。 當這小東西發覺四面被困,無法脫身時,它拚命地左衝右突,那種恐慌焦急之情委實可憐。使我頓生惻隱之心,再用手指頭把水城劃開一個缺口,小螞蟻一見這情形,真是喜出望外,趕緊奪路逃生去了。看完這一幕,我也不禁輕輕嘆息,所謂:
「螻蟻尚且貪生
(怕死)
」
正是此意吧! 螞蟻如此,萬物之靈的人類又如何呢?我們如果稍為留心觀察,則不得不承認,我們比任何動物更貪生怕死。 例如,誰都不喜歡吃苦澀的東西及受皮肉的疼痛,可是為了挽救性命,什麼難吃的藥都乖乖的吞服
(甚至為治症而吃壁虎、蜈蚣、蝦蟆 ..... 等物)
,什麼刀割針扎
(手術、注射)
也都願意忍受,至於花錢,平日雖極慳吝,但為救回性命,卻毫不吝惜,甚至揮金如土,出國求醫。 前年我遊經
香港
時,經由
林
先生領路參觀後街,竟看到一個招牌寫著「內有長生出售」。我詫異極了,難道長生能買得到嗎?這香港果然是無奇不有的地方。但我是當然不信有此事的! 古時
秦始皇
、
漢武帝
為求長生不老藥,被方士
(以採煉丹藥或求問神仙而研習長生不老法術為業者)
所騙。這兩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竟因此扮演了歷史上的大傻瓜,為後世恥笑。難道今日曆史又要重演了嗎?
(其實今日為求延長生命而被、鬧出笑話的例子也時有所聞)
。 為了好奇心的驅使和打破「長生」之謎,我們就走到那懸掛招牌的店前,看看他們出售的「長生」底是什麼。誰知所謂「長生」原來是大大小小各各樣的棺材,真令人啞然失笑!這與台灣的醫院稱停屍的地方為「太平間」同樣的精彩,卻也是一樣的諷刺! 按照生者必死的定命,要求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雖然如此,人仍然想盡方法,希望長生,以國人而論,歷來求長生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先說
道家
的方法。給
秦始皇
、
漢武帝
仙丹靈藥吃的就是道家。雖然
秦始皇
死了,
漢武帝
也死了,但道家尋求仙丹靈藥的心並不稍餒,代代都有不少人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以求達到長生不死的願望。他們這種熱情與苦心,足以和歐美迫切找尋治癌方法媲美。 然而以世上的物質根本無法製出給了人永遠生命的東西來,卻往往製出一些促人早死的毒物。因此有一派道家乃主張清無無,說得道之士應不求不爭、返璞歸真,遨遊山水之間,以求成仙
(隱居深山、不問世事之人)
。 後來更把「仙」加以神格化,有所謂「活神仙」。其實在今那曾有永生不死的神仙呢?無非是騙人罷了。「仙逝」這句話不正是證明仙也會死嗎? 其次談到
佛家
的方法。傳說
釋迦牟尼
在菩提樹下舉目望明月,頓然開悟。後來招徒佈教,成立了佛教。佛教本來是無神思想,以生命為苦惱,說生是一種孽果。所以他們最終的理想為滅煩惱、了生死 ------- 進入涅槃境界
(一切皆空)
。一個人如果到了涅槃境界,就如同油盡燈滅,便得大解脫,因此佛陀的死稱為入滅。 可是到了後來,佛教淨土宗倡言佛陀雖滅,其法身則永存。終於假托佛名,謂能接引人往西方極樂國土,此說法頗迎合國人求長生的心理。所以人們為求死者免受地獄痛苦,乃競相邀請僧尼為亡靈誦經禮懺,把它超度到西方淨土去。 其實誦經禮佛,若說能集中思想、鎮靜精神、助益心身健康還說得過去,若說能夠把一個落在地獄裡的亡靈超度到西方樂土去,那實在比天方夜譚更荒誕無稽了。再說,如果槃境界就是長生的話,那麼這個長生與那「內有長生出售」所蘊含的意義何異?那都不過是無可奈何的聊以自慰罷了。 最後談到儒教的方法。儒教原是不談靈魂的。所謂:「未知生,焉知死。」就是對於生尚且知之不夠,那能捨本逐末去探索死?所以儒家一向集中精力於人生哲學方面。 雖然如此,長生之道儒家也並不忽視
(因為這是人的本性之一,如
【舊約】
傳道書
三章11節所言)
,不過其方法與道、佛兩教完全不同。 儒家認為,每一種生物為著命存生命,都有傳種的本能。第一代死了,第二代繼之;第二代死了,第三代繼之,這樣延續至千百代。表面上看來,前代都死了,歸於無有 。但從另一角度看,則前代的生命藉著後代的生命仍然存在。 儒教知道人不能長生,但人可藉著後代而生存。因此他們極椯重視傳宗接代,甚至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把無後列為不孝之首,而且還必須是男丁才算數,所以不生育的婦人也就犯了七出之律的首條。儒教這樣積極地鼓勵人多生男子,又消極地制裁不生育的婦女,都是為要人們生生不息,瓜瓞綿延,這就是他們的長生不死方法。 為何人人 ---- 求長生? 因為人人心靈的深處都有一種直覺,認為生命
(光明)
比死亡
(黑暗)
更寶貴。儘管有一些人恨惡生命,甚或自殺,但這都是病態、不正常的
(更有人說那正是一種怕死的表現)
。說實在的,不要說死亡,連死亡的陰影
(例如聽到患了絕症)
都足以令人毛骨悚然,臉無人色呢! 到底人有無方法可以長生呢?按照
聖經
的教訓,人身雖有死,但靈魂非物質,所以是不滅的。只是不滅和長生、永生
(不死)
卻是兩回事。不滅而得永生永福固然不錯,如果不滅卻遭永死
(與 神隔絕,稱為第二次的死)
、永苦,則是逃脫不掉的大禍啊。 信
耶穌
的人肉體死亡像是跨越一道門檻,直通天家與 神同在。不信的人同樣跨越一道門檻,卻是直通地獄,與 神永遠隔絕。
【新約】
約翰福音
三章36節及
【新約】
約翰一書
五章12節說得清楚: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又
「人有了 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 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
.......................................
**
摘文:
**
**
要和 神熟識
**
英國
賴賽斯陀有一個傳道婆婆,她的習慣就是手拿鮮花送給醫院的病人,護士,甚至醫生們,向他們談靈魂得救的問題。 有一天一個醫生站在屋子門口說:「你信 神聽你的禱告嗎?我現在手頭據拮,如果我求祂,祂會送給我五鎊錢嗎?」 傳道婆婆回答說: 「如果有人介紹你到
威爾斯王子
面前,你會立刻就把手放在他的衣袋裡向他拿錢嗎?」 他說:「不,我要和他熟一點才行。」 她說:「照樣,你在希望得到你所要的之前,你要對 神更有深的熟識才行。」
.........................................
.............. 澎湖伯講道集 第十一冊 作者:
呂春長
牧師
..............
原文著作時間:約
1980年左右
---- 打字、整理、編輯 ----- 2012年5月 Cairu、
Phil
:::
搜尋
search
進階搜尋
追思與紀念
● 蒙主厚恩七十年 ..... 林東薰長老
● 紀念主內聖徒.... 陳金尊長老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