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主選單
講道集
文字整理
講道集選單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第七冊
第八冊
第九冊
第十冊
第十一冊
第十二冊
第十三冊
第十四冊
第十五冊
第十六冊
公義的訊息
澎湖伯事略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隨機小語
「苦難」負有一種特殊神聖的任務,它的來臨並非要趕我們與 耶穌疏遠,倒是要把我們帶回到 主面前,讓我們享受到真正倚靠 主 耶穌的滋味。 ........
呂春長牧師
所有書籍
「澎湖伯講道集(六)」目錄
MarkDown
37. 浪子的故事(三)
1. 新年十件事(前言)
2. 新年十件事(一)清還舊帳
3. 新年十件事(二)清除內外
4. 新年十件事(三)互贈禮物
5. 新年十件事(四)門聯更新
6. 新年十件事(五)穿新衣服
7. 新年十件事(六)互相祝福
8. 新年十件事(七)休假逍遙
9. 新年十件事(八)享受豐筵
10. 新年十件事(九)探訪親友
11. 新年十件事(十)立志計劃
12. 林府感恩聚會
13. 試驗(一)
14. 試驗(二)
15. 談貪
16. 漁夫的精神
17. 彼此洗腳
18. 今世與來世
19. 佯為不見與自食其言
20. 聖徒無所爭乎?
21. 聖誕節的利弊
22. 一生(一)
23. 一生(二)
24. 行事為人
25. 省察
26. 為人
27. 敬畏神與苦難
28. 慨談感恩
29. 趕出與全得
30. 大意與自省
31. 望天
32. 富而敬畏神
33. 母愛、母教、母恩
34. 論面子問題
35. 浪子的故事(一)
36. 浪子的故事(二)
37. 浪子的故事(三)
38. 浪子的故事(四)
39. 浪子的故事(五)
40. 浪子的故事(六)
41. 浪子的故事(七)
42. 浪子的故事(八)
43. 不要等候
44. 半夜
45. 忍耐
46. 是非
47. 模範青年約瑟
39. 浪子的故事(五)
澎湖伯講道集(六) =========
【新約】
路加福音十五章 14節
首句:
「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
俗語說:
「三代積蓄,一代花光。」
又云:
「行善如登,行惡如崩。」
勤儉致富並不容易,但要把它揮霍一空則非常簡單,浪子的情形正是如此。 他為什麼出門不久,就敗落得那麼快呢?理由是..... 一、身在遠方;二、身上有錢;三、結交損友
(甚至賭友、酒女、娼妓...)
;四、不事生產。 浪子身上有的是錢,周圍儘多不三不四的壞人
(酒肉朋友)
,這都是放蕩的好條件,所以要破產自然十分容易了。他本有盡情享樂的意向,又處在此敗淫邪的環境,猶如乾柴放在烈火旁,又有風為之助,怎能倖免付之一炬呢?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他當時的情形: **
身在遠方
。**這遠方必不是個好地方,那是個花花世界,只要有錢就可享盡一切世上的樂趣。在那裡放蕩,沒有父親干涉,也沒有親朋勸告,更不怕熟人
(鄉親)
批抨。因為誰都不認識他,他不必為面子、為家門有所顧忌。 事實告訴我們,人若不敬畏神,在遠方比在家鄉必更容易放肆。就是因為沒有人認識他,誰知道他是基督徒,知道他是牧師的兒子呢?因此便放浪形骸,肆無忌憚,也很少有懸勒馬的機會了。 **
身懷鉅款
。**俗語說:「
有錢不怕事
」許多人確實如此,他們有錢,連作壞事也不懼怕,滿以為任何困難都可用金錢解決:生病可請名醫治療,打官司可聘大律師辯護,干犯國法可賄賂官吏消災。一切事情只要有錢就能逢凶化吉、無往而不利。浪子的敗落,正是金錢助紂為虐所致。
**結交損友**
(壞人)
**。**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墨子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浪子既落入市井小人之圈內,自然受他們同化了。
【舊約】
箴言十八章 24節
告訴我們:
「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
不良朋友可比犯罪的推動器,在不知不覺中使你的犯罪由被動漸漸變為自動,終於不能自拔。 **
不事生產
。**古人說:「
坐食山空
」浪子起初也許認為那麼多財富可永遠享用不盡,不知不事生產
(有出無進)
的危險。多少紈褲子弟也是只懂花費,不務生產,其結果必然像浪子一樣餓個半死。 當浪子興高采烈於罪中生活時,他方心裡不想父親,不想生活的是非,更不想行為的後果。他的心裡也許暗暗的譏笑父親太老實,為何有福不會享,有錢不敢用?為何長久僻處鄉間,不出來都市開開眼界? 浪子也輕視父親社會關係太狹窄,知名度又低,歡迎、恭維他的人更少。那像他自己在短短時間內相識滿天下,到處有知己,多麼神氣,多麼痛快! 他那裡知道,他其實是個最可憐人,因為他以犯罪為兒戲,不知死期將至,大禍難免呢!
(參看箴言十四章 9.節,【新約】羅馬書六章 23節)
此時浪子的想法好像小老鼠一樣天真,以為世界上最有趣的玩藝就是和貓做朋友。牠
(貓)
一點不像鼠媽媽說那麼可怕,牠不但不會把我吃掉,反倒跟我玩得很過癮呢。 小老鼠完全不知貓的習性總在吃掉獵物之前先玩一套遊戲,以刺激牠的食慾,並不是把你當作玩伴的。可憐那些不聽警告的小老鼠,就因此不留血跡地成為貓的佳餚了。 有一個五六步的小孩在動物園觀看野獸時,竟動手摸弄老虎的尾巴。管理員把他拉開說:「這樣是很危險的!」那小孩竟天真地回答道:「伯伯,我會小心,不會把它弄死的。」他根本不知道人家怕的是他被虎咬死,多少與罪惡戲耍的人與這小孩想法有何差異呢? 浪子的思想至為膚淺,他以為父親太保守,缺乏冒險精神,所以成就有限。不如他交遊廣闊,到處有知己,可利用朋友力量合作,以發揮自己所長。 只可惜他交遊滿天下,知心無一人。他的朋友都是酒肉之徒,只是利用他以遂私慾而己。他忘記了幼時父親曾以
箴言十四章 20節
的教訓提醒他:
「貧窮人連鄰舍也恨他,富足人朋友最多。」
可是雖多而不真實,又有何用呢? 我為浪子遠離父親、在外放蕩揮霍,及至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逢該處飢荒,走投無路,只好受雇放豬,對豬吃的豆莢饞涎欲滴而不可得食之慘況慶幸,也就是說,幸虧他離開父親之後沒有獲得成功。 因為如果他成功了,更發財了,或者遭遇挫折窮乏時得到那些「朋友」的支持援助,使他可以東山再起的話,我倒為他憺憂,恐怕他成為一個永不再想念父親的所謂「成功的浪子」,那便更可憐了。 所以他的失敗、吃苦、被棄,倒是值得慶幸感謝的,因為這些苦境叫他醒悟、回頭、認罪、悔改,與父親恢復正常的關係。我認為一個遠離神的人,最不幸的就是沒有悔改的機會。 這樣看來,那些遠離神,卻還過得一帆風順、諸事如意、無往不利人有禍了!因為他們將因此越發驕傲自大,至死不肯向神認罪、悔改,重歸神懷抱,這才是最可憐的呀! 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苦難若逼使我們親近神,則此苦難可算為祝福;反之,幸福若導致我們離棄神,則此幸福極可能是一種咒詛。為這緣故,難怪有人寧願死在神的刑罰之下,卻不願活在沒有神的幸福中。這才是一個真正認識神的人的選擇。
.........................
△從前的錯誤就是將來的智慧;以後的成功就是今日所奠的基礎。....... 老牧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08年11月 Cairu、
Phil
:::
搜尋
search
進階搜尋
追思與紀念
● 蒙主厚恩七十年 ..... 林東薰長老
● 紀念主內聖徒.... 陳金尊長老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