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機小語

自由是心靈上一種內在的狀況,並不單是外表上束縛的解除。       ........白悟德 

35. 疲倦(乏、憊)(六)

【舊約】耶利米書卅一章25節:「疲乏的人我使他飽飫,愁煩的人我使他知足。」

耶利米書卅一章23~25節:「萬軍之 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我使被擄之人歸回的時候,他們在猶大地和其中的城邑,必再這樣說,公義居所阿,聖山哪,願  耶和華賜福給你。猶大和屬猶大城邑的人、農夫和放羊的人,要一同住在其中。」又下文26節:「先知說,我醒了,覺著睡得香甜。」

這都是 神對悔改的選民 ─ 猶大(也包括今日基督徒)的應許。公義的 神不能容忍選民犯罪,乃不惜使他被擄外邦,遭受各種痛苦凌辱。

可是一看他們知罪悔改了,便憐憫他們、拯救他們,並安慰他們、應許他們。他們過著被奴役的生活,精神疲乏,心裡充滿愁煩,沒有生趣、沒有喜樂,只有亡國恨。此時  神記念祂與他們祖先所立的約,便照祂的應許讓他們回國,也就是使疲乏的得飽飫,愁煩的得知足了。

耶利米哀歌五章5.節:「追趕我們的到了我們的頸項上,我們疲乏不得歇息。」

因飢餓疲乏的,吃飽就好了;因口渴疲乏的,喝夠就好了;因勞苦疲乏的,休息也就好了。至於因缺乏愛情、同情和安慰而疲乏的,在得到之後同樣會解除疲乏。

每當我牧會遇難題極度疲乏時,主就藉著一些愛祂的長執信徒前來慰勉,讓我由疲倦中恢復元氣。所以我至為同情那四面受敵、沒人安慰反受冷嘲熱諷的同工,難怪他們疲乏得一蹶不振,非離開聖工不可矣!

耶利米哀歌五章2.~4.節錫安百姓向  神訴苦說:「我們的產業歸與外邦人,我們的房屋歸與外路。我們是無父的孤兒,我們的母親好像寡婦。我們出錢才得水喝,我們的柴是人賣給我們的。」

然後本節接著說:「追趕我們的到了我們的頸項上,我們疲乏不得歇息。」對於這種追趕我們到了頸項上,使我們疲乏又不得歇息的,我們是為了負重勉強忍辱。但「寒天喝冰水,點滴在心頭」,炎黃子孫必不會忘記!主 耶穌客西馬尼園有過「疲乏不得歇息」的經驗,所以祂必體恤那些被追趕到了頸項上,又疲乏不得歇息的人。

【舊約】以西結書廿四章12節:「這鍋勞碌疲乏,所長的大銹仍未除掉。這銹就是用火也不除掉。」

這鍋」何所指呢?參看以西結書廿四章 6.節:「主  耶和華如此說,禍哉!這流人血的城(耶路撒冷),就是長銹的鍋……」由此可知乃指該城而言,本段經文(6.~14節)就是預言耶路撒冷必遭毀滅。

有人說,先知之中以西結可謂最土(粗俗不文雅)了。他用了許多粗話,而且所設的比喻尤為刻薄難聽,但這正可證明他愛之深、責之切也。因為他有如  神忌邪(嫉惡如仇)的心,所以嚴厲指出選民的罪,要他們悔改歸向  神。由此可知,他的「土」不是土包子的土,而是充滿率直、火熱、忠誠的表現。

選民犯罪的惡果猶如鍋中長了大銹,就是用火(試煉、刑罰)也難以除掉。放眼看今日教會,也有不少「勞碌疲乏」的鍋。因為鍋中煮過許多不可告人的東西,日積月累,遂使這些鍋長出難以除掉的大銹(罪污)來。

我們忙碌工作以至疲乏原是好事,只是要注意你的鍋(生命、人格)是否長了致命的銹(禍根)。當今教會蕭條、聚會冷落,原因何在?
無非為世界的名利、肉體的情慾而勞碌疲乏、生銹的鍋太多之故。

【新約】希伯來書十二章3.節:「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

那忍受罪人莫可言諭的頂撞的就是 主  耶穌。許多人連父母、師長或向來關心他、幫助他的恩人責備幾句都不肯接受(說是無法忍受),更何況被罪人頂撞呢?可是以 主  耶穌那麼大公無私、那麼公義聖潔、那麼溫柔仁愛、那麼完全無缺,竟能忍受罪人那頂撞,誠為感天動人的事。

然而 主  耶穌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成就救世大功的滿足),便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不把十字架的羞辱與苦難當一回事。所以基督徒在苦難中,尢其因真理、公義與行善受苦受辱時,應多多思想記念主怎樣忍受罪人的頂撞,這樣使不至於疲倦灰心了。

疲倦和灰心是一對雙胞胎,他們的相貌體型相似,且狼狽為奸。那些遠離聖道、不參加聚會、對教會心懷不滿、生活俗化、靈性死亡的都是由疲倦灰心而起。現代醫學告訴我們,一個人無故而食慾不振、身體消瘦、皮膚變色、常感倦怠,就必須特別注意,因為很有患癌(尤其肝癌)的可能。在靈性方面也同樣要有這種驚覺。

人在靈性上疲倦灰心,欲振乏力時,如果只顧想自己(自憐說,環境使我這樣,非我之錯)或看別人(自慰說,別人還不是跟我一樣!)則只會加深病情,以致於死。最好的方法還是如本節所指示,思想主如何忍受罪人的頂撞,就能治癒這疲倦灰心之症。

而且主 耶穌還說:「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僕人不能高過主人。學生和先生一樣,僕人和主人一樣,也就罷了。人既罵家主是別西卜,何況祂的家人呢?」馬太福音十章24~25節)願我們因這些話得到安慰。

有誰(包括傳道人)敢說,他所受的頂撞(受苦、受辱)超過主 耶穌所受的呢?那麼,當我們在情感上遭受打擊時,只要思想 主 耶穌所受的,就必能心安理得,不至於疲倦灰心了。
   
 
  
..........................................................
 
 
 
 
..............  澎湖伯講道集   第七冊   作者:呂春長牧師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11年12月 Cairu、Phil


:::

搜尋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