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機小語

古人因無知而痛苦,現代人則因一知半解而痛苦       ........ 

18. 盼望

世上最不幸的就是沒有希望的人。希望既無,雖生何益?人之希望愈大精神愈足,幹勁愈強,成就亦愈大。

盼望是人生的續命湯,有此憑藉,即使失敗亦不致一蹶不振,因有盼望為其後盾也。在我們一生中,不幸的遭遇在所難免,其實盼望便能給我們帶來面對現實的勇氣,讓我們安然度過它。

一個失去盼望的人生是何等悲慘的人生啊!試觀多少自殺者並非一無所有,他們有擁有可觀的財富,有的儘多至親密友,有的成就卓越,有的年富力強。以一般常識判斷,他們那有棄世而自絕道理呢?然而他們居然選擇死亡,是為了什麼?

只因他們覺得人生在世沒有意義,也就是不覺得有什麼盼望也。富蘭克林說得不錯:「盼望是生命的泉源。失去它,生命就趨於枯萎。」

盼望是基督徒的財富。我們在地上儘管什麼都沒有,卻擁有盼望。一個人最後最大的幸福並不在於富貴利達,而在於對  神所存活潑的盼望。(參看【新約】彼得前書一章3.~4.節)

經上說:「盼望生忍耐。」人既有了忍耐,頭腦冷靜了,眼光便看得遠,盼望像太陽,當我們朝它前進時,陰影便被撇在後面了。因此 保羅說: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現實)是暫時的,所不見的(盼望)是永遠的。」【新約】哥林多後書四章17~18節)

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在物質上縱使一切豐富無缺,但在心靈深處必定覺得無比的空虛。因他的眼目只注重看得見的物質,卻忽視了看不見的盼望。由此也可證明,心存盼望比佔有全世界更為有福呢!

盼望不是盲目的期待,乃是從信心的根基(  神的應許)上所體驗的實感。所以盼望是生命的靈魂、心靈的燈塔,也是成功的前導者。

神的孩子可以有屬世的盼望,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或望家庭美滿、晚景安樂等。但斷不可沒有  神的救恩和永生的盼望。我們參加婚禮、畢業典禮或參加葬禮時,心境又如何呢?是否與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起憂傷(參看【新約】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3節),還是因你存著永生活潑的盼望而感謝  神呢?

當然,我們參加葬禮,難免感到人世的空虛。可是我們相信,在主裡面而死的人是有福的(參看【新約】啟示錄十四章13節),所以  保羅說:「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新約】腓立比書一章23節)

神要人為所不見而致力於所見,再由所見的成就來奠定各人在所不見裡的基業。盼望能幫助人,使其不至墮入憤世主義,又不至流於一種膚淺的樂觀主義。

有人說:「你若要悲傷,就請往裡望;你若要失敗,就請往後望;你若要分心,就請向周圍望;你若要快樂,就請向上望。」大衛年老體衰,仍有喜樂,能向  神讚美,就是由於他向上望,他說:「主阿,如今我等什麼呢?王的指望在乎禰。」【舊約】詩篇卅篇九章7.節)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多少人經不起考驗,禁不住打擊,在逆境中倒下,在困厄中落伍,再也無法挺起胸膛前進了。這也佐證人生的盼望不能維繫於財富、地位、知識、健康……而否定  神。

須知人生的道路充滿荊棘,處處坎坷,必須經過許多刺戮的創傷和傾跌的痛苦,始可漸漸步入康莊平坦的境界,而其間如沒有   神的帶領扶助,恐怕是不可能達到的。

所以心懷大志(存大盼望)的人(尤其青年)必須加倍仰望  神,因為由信心而來的盼望不至於羞恥,這盼望可導引我們渡過苦難之地,而苦難也常帶領我們進入豐富之境。正如 主  耶穌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新約】約翰福音十二章24節)

有一首農村歌謠說:「燈裡沒油望月光,甕裡沒米望稻黃;胸前嬰孩望長大,寒夜被薄望天亮。」多麼生動的描寫啊!「盼望」不但古時的貧農需要,就是今日的富商巨賈也需要。多少家財萬貫者走上自殺的路,就是因為沒有盼望,可見盼望的重要性。

葛培理博士說:「作基督徒的一個大利益是大有盼望,這盼望越過墳墓一直進入將來神的榮耀之中。」在一個昏時分,夜幕開始下垂時,有一個人看見一個小女孩墳場走近。

當她經過其身旁時,這個人忍不住問她說:「天快黑了,你到那種地方,難道不怕嗎?」「啊不!我不伯。」她回答道:「我正要回到墳場那一邊我的家哩!」我們基督徒不懼怕死的黑夜,正因為我們的天家就在它的那一邊呢!

基督的復活把死別的黑夜化為重逢的日出,把失望的暗夜化為喜樂的黎明,也把恐懼的午夜化為平安的破曉。今天,相信並靠賴這一位復活的基督,就能把你的恐懼化為希望,把你的失望化為喜樂。

基督徒要記住  保羅的一句話:「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新約】歌林多前書十五章19節)

感謝主,我們並非如此,我們的指望決不在今生。因為今生的一切比起來生的福份是何等微不足道啊!

 

.......................
 

△金錢之最大禍害則使人難於進入神國馬太福音十九章23節);金錢之最大好處則可以匯到天國馬太福音六章20節)。  .......  魯牧

△桌上帖常滿,袋中錢全空,朋友滿天下,兩袖保清風。  ........  魯牧
   
....................................
   


  
..............  澎湖伯講道集   第七冊   作者:呂春長牧師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11年12月 Cairu、Phil


:::

搜尋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