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機小語

凡不先悔改的人,決不會真相信基督,而且那真正「得救」的人,也不能說從此不再悔改了,乃是一天一天更認識 神,悔改的心也就更加深切。       ........ 

42. 規規矩矩

今年度我們教會的標語是:「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

何謂「亂世」?就是 一切事情都沒有按著規矩次序而行的時代。神創造這個世界是有規矩和次序的,【舊約】創世記第一章裡一再說:「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幾日 ....... 」

再觀察天上的眾星,旋轉運行,都循次序,合乎軌道;地上的花草樹木生長都有規律,可見   神也是歡喜次序和規矩。在聖經裡說的「行正道」【舊約】歷代志下廿七章6.節)

按原文之意可譯作「生活有規律」,又有譯作「凡事有準備」。生活與思想有規律,就是規規矩矩按著次序。我們是講禮的民族。什麼是「禮」呢?禮就是規規矩矩的態度。一切行為有規矩,有次序,整整齊齊,一絲不亂。

耶穌分餅給眾人時,要他們五十個或一百個一排,整整齊齊、規規矩矩的坐下。所以使徒們從 主  耶穌的榜樣和教訓,學會了這個生活的原則,就吩咐教會:「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

神定規矩次序,不是為了捆綁(束縛)人、為難人,而是為使人有自由、是為維護和平與自由而設立的。而今天世界上到處紛擾不安,就是人們沒有規規矩矩按著次序行的結果。

國民不守法律,行為就沒有規矩次序;兒女不守家訓,行為也沒有規矩次序;學生不守校規,行為也同樣沒有規矩次序;信徒生活要是不遵從  神的話聖經,行為那還有什麼規矩次序呢?

今天國家需要規規矩矩的國民,學校需要規規矩矩的學生,家庭需要規規矩矩的兒女,教會也需要禿規矩矩的信徒。可是比這更重要的是國家需要規規矩矩的政府 ── 領袖,學校需要規規矩矩的老師 ── 教育家,家庭需要規規矩矩的家長 ── 父母,教會需要規規矩矩的牧長(牧師長執)

「上不正則下歪」(上樑不正下樑歪), 主  耶穌痛責當日的文士、祭司和法利賽人其故在此。因他們以指導者的身份教導別人要規規矩矩按著次序行,而他們自己都置規矩與次序於度外,如【新約】馬太福音廿三章4.節 主  耶穌說:「他們能說不能行。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

他們不但沒規沒矩,也不知次序,甚至不肯接受規矩次序,如馬太福音廿三章16~22節 主  耶穌責備他們。主斥責他們是自己瞎眼為人領路的,說他們連大小都不分,輕重也不能辨別,矛盾都不自覺。

因為他們說,凡指著殿和壇起誓的,不遵守算不得什麼。要是指著殿中的金子和壇上的禮物起誓的,就必須謹守。殿和壇是代表  神的,指  神許願可以不還,而指物質(金子和禮物)起誓卻非遵守不可。這是本末顛倒,莫大的錯誤!

可見他們看重財物,而忽略了比財物更重要的  神。(殿與壇所代表的。有  神方有殿和壇,不然,殿為誰而建,壇為誰而設呢?)因此之故,他們也就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而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馬太福音廿三章23節), 主  耶穌明明說,前者是輕的,後者是重要。前者當行,後者更不可不行。後者比前者更重要多多。

【新約】使徒行傳三章6.節 彼得對一個瘸腿的乞丐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在這話裡彼得並不否認金銀的價值,也不是有金銀而捨不得拿出來。可是我們都承認, 耶穌比金銀好,能行走比得賙濟好。

我很注重傳福音,但並不因此輕看社會工作。我想基督徒應以傳福音為目的而從事社會工作,因為唯有福音能救人,也唯有以福音(耶穌)給人才是真實的愛人。倘若有人以福音為恥,卻假藉社會服務而躋身於教會機關,那就是不規不矩,更非按次序而行了。

我非常贊成有生命、有魄力的基督徒參加政治活動,做議員、做縣市長、做省長、部長,能夠做總統更好。正如我希望我國有更多產品外銷,賺取更多的外匯。但是不要忘記一點,外銷品是關係國家的信譽的,正如參與政治的基督徒關係著教會的信譽一樣。

如果外銷品在國際市場被人輕視譏笑,大部份不是被退貨,便是被銷燬,或被丟棄於大海,那就不可再口口聲聲大喊「外銷要緊」了。倒應痛自檢討,以謀改良。否則恐怕連內銷都有問題,還談什麼外銷呢?就是勉強銷了出去,卻使買主吃不消,不是給國家帶來恥辱與笑話麼?

凡事都要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否則必發生不幸的後果。約翰福音十章1.節 主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從門(正門)而進,意即規規矩矩按著次序也。

我們知道,入學有入學之門(考試),婚姻有婚姻之門(先交友後論婚嫁、經訂婚、結婚、行夫婦生活,然後生男育女)。若是先行夫婦生活,然後才訂婚、結婚,那就不是規矩矩按著次序行了。外科醫生開刀也有一套規矩和次序,就是先消毒,後動刀。決不會先動刀,後消毒。

馬可福音十六章16節:「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羅馬書十章10節:「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這是信仰的規矩與次序。是先信後洗,不是先洗後信;是先心信後口認,不是先口認後心信。

聖經告訴我們,連愛人與傳福音都有規規矩矩和次序。如【新約】加拉太書六章10節:「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如此。」

【新約】提摩太前書五章8.節:「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

還有【新約】使徒行傳一章8.節 主  耶穌說:「但聖靈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所以為主傳福音作見證 ,有規矩(就是牧師長執)也應當注意規矩與次序,如提摩太前書三章2.~7.節:「作監督的,必須無可指責,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有節制、自守、端正,樂意接待遠人,善於教導。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溫和,不爭競,不貪財。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

「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初入教的不可作監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罰裡。監督也必須在教外有好名聲,恐怕被人譭謗,落在魔鬼的網羅裡。」

請注意這經文裡的「不」和「要」,以及「家庭」、「教會」和「教外」(社會)等詞句。這不就是規矩和次序嗎?願我們在  神和人的面前,凡事都規規矩矩的按著次序行!

 
一九七五年一月五日

  
.....................................................................................................

摘文: 窗門上的黃蜂

一個皇后為她的小兒子聘用了一個新褓姆。她再三叮嚀那個新褓姆事事順從小太子的意思。她說,「他是未來的國王,你絕對不可對他下命令,倒要服從他的意思。」

一切相安無事,但是幾個鐘頭之後,從小太子的房間裡突然傳來一陣痛苦的哀叫,皇后心裡著急立即召見親褓姆 ──「我不是告訴你,凡太子所要的東西都要給他,不可違背他的意思嗎?」

「陛下,我謹守你的吩咐。」新褓姆說。「那麼他為什麼哀叫呢?」「他要了窗門上的一隻黃蜂啊!」

 
............................................................

摘文: 思念結局

「惟願他們有智慧,能明白這事,肯思念他們的結局。」
申命記卅二章29節)

從前有一個國王,為了要增廣見聞,所以出外旅行。在半途遇著一位自稱是智者的,他有一句極寶貝的話,誰肯出千金他就賣給誰。國王好奇,就給他千金買了那句話。

智者說:「沒有作事以前,當思念事後的結局。」國王回宮後,就把這句話寫在杯上。隨後有一天,國王有病在床,他的宰相想乘機毒殺他,就唆使國王的醫生把毒藥放在杯中。

誰知國王的醫生突然看到杯上那句話:「沒有作事以前,當思念事後的結局」便雙手戰慄,臉也變色。國王看到了便問他為什麼這樣?他知道不能隱瞞,便把事的始末都說出來,並求王赦免他的罪。

國王一面赦他無罪,一面下令把宰相處以極刑。你看國王不死,是因王醫不敢毒殺他,王醫所以不敢毒殺他,是因為王醫看見杯上那句話:「沒有作事以前,當思念事後的結局。」

犯罪的人們!你有否想到犯罪以後的結果呢?


............................................................


..............  澎湖伯講道集   第十冊   作者:呂春長牧師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75年1月5日  ---- 打字、整理、編輯 ----- 2012年3月 Cairu、Phil


:::

搜尋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