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以斯帖記四章14節:「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
末底改不但是一個愛國民族主義者,更是一位敬畏 神的信仰大丈夫。他也是一個威武不出的硬骨漢,根據 以斯帖記三章2.節 記載:「在朝門的一切臣僕都跪拜哈曼,因為王如此吩咐。惟獨末底改不跪不拜。」
唯獨一人敢不,若不是大惡便是大善 ---- 對惡事敢不附和便是大善,對善事不從眾便是大惡。末底改對哈曼不跪不拜,顯明他對真神、對民族、對國家的大義大忠,也可為那些被逼跪拜人爭一口氣。
他的心目中以 神為至高無上,應當敬畏遵從,至於個人的生死則置之度外。所以他看到義女以斯帖為拯救國家民族,似乎有點顧慮躊躇時,他並不哀求以斯帖可憐,也不說「此時你若不出頭,我們必都完了」的絕望話。
他依然充滿信心,信賴神的意旨,並以嚴正的語氣責以大義,說:「此時你若閉口不言(意謂神給你為同胞請命的機會,你若不善用這個機會,是你自己的損失),「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就是說,神要用你,你不願意給神用。
沒關係,神還有辦法。如【新約】馬太福音十九章26節:「在人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所以我們在教會中,或在世上,不可過於倚靠某一個人,以為若沒有他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國怎能有家呢?這是相當嚴重的警告。末底改相信「救人自救」,「不救人者己亦亡」。
如果他只是說「以斯帖阿,你真忍心自己享受榮華富貴,卻坐視我們滅亡嗎?」結果可能會有不同。他卻以堅定的語氣強調,有機會救人者不肯救,別人可能不死,自己卻要滅亡。要以斯帖作一個明智的抉擇。
「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最後這句話道出了末底改全部信仰的精神所在。他早就相信這個苦命女以斯帖,能夠被選為後必有神的安排。就是以斯帖的美貌和品德,勝過全波斯和瑪代一二七省的少女,這也是神預備、神的恩賜。
末底改 並不因為他一手養大的孤女當上王后,他就依仗她坐享榮華富貴,而忘了自己民族的處境。他也不以此事自己居功或歸諸於以斯帖的幸運,也許他到了民族存亡關頭之時,才獲得以斯帖何以能被選為後的正確答案呢!
所以以斯帖記四章7.~8.節記載:「末底改將自己所遇的事,並哈曼為滅絕猶大人應許捐入王庫的銀數(一萬他連得,參看三章9.節),都告訴了他(哈他革)。
又將所寫傳遍書珊城要滅絕猶大人的旨意交給哈他革,要給以斯帖看,又要給她說明,並囑咐她進去見王,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懇切祈求。」
而以斯帖的反應如何呢?四章9.~12節:
「哈他革回來,將末底改的話告訴以斯帖。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見末底改說,王的一切臣僕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個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內院見王的,無論男女,都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現在我沒有蒙召進去見王已經三十日了。人就把以斯帖這話告訴末底改。」
不許擅自入宮見王這個規例,古時在波斯以外的國家也有。為什麼古時的君王不准人擅自進宮見他呢?一 為保持君王的尊嚴;二 為防範暗算。現代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可是要見總統或王也非隨便,因為有衛兵阻擋。就是相當有地位的人,也必需事先約見或蒙召才辦得到。
不過,古時波斯王國雖然規定,除非蒙召誰也不得擅自入宮見王,犯禁者必被治死,王后也不能例外。可是卻有一個補救的辦法,頗為有趣,就是在此種情形下,只要王向犯禁者伸出他的金杖,就表示法外施恩,免予處死。由此使我們聯想到基督的十字架,它正是神向罪人(只要相信祂的)所伸出的金杖。
我們讀以斯帖記可知她是多麼蒙王寵愛,為什麼如此受寵的王后竟被遺忘了三十天呢?這不但有直接的原因(例如王迷上另一妃嬪等),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神的安排和干涉。
我們都會有這樣經驗吧!就是覺得向來神很愛我,但為什麼這一次我的禱告有如石沉大海,好像神遺忘了我一樣。經驗告訴我們,「等候」是一件很令人痛苦的事,尤其是等候相見。一天不來,兩天不見,一禮拜沒有消息,二禮拜、三禮拜也沒有動靜 .....,多麼令人煩悶不安啊!
如果所盼的人不來,我們可以去找他還好。可是以斯帖卻不能去見王,除非冒生命的危險。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而且以斯帖是賢淑自愛的王后,不是妖冶獻媚的妃嬪,她怎麼好意思自己去找王呢?
所以對末底改的請求,以斯帖真有愛莫能助的苦衷。怕死可能是原因之一,怕誤會更是主要原因。所以我們不可輕率指責以斯帖貪變榮華富貴,而不愛自己的民族。如果這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也會同樣難以決定行止的。
她對末底改的請求並非斷然拒絕,乃是向他說明利害關係,恐怕弄巧成拙,因為國王迄今不知以斯帖原是猶大人。可是末底改聽了以斯帖的答覆,似乎有點生氣,如13~14節所載:
「末底改託人回覆以斯帖說,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麼?」
末底改說這話是因他深信四點:
一、以斯帖能坐上王后的寶座有神的計劃;
二、現今就是機會;
三、縱使人放棄機會,不與神合作,神仍有辦法;
四、人若不願被神使用,吃虧的總是自己。
於是以斯帖被他的話感動了,如15~16節:「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罷。」
從這兩節經文我們看出以斯帖下列幾點:
一、她曉得末底改所言不虛,所以她沒有生氣說,你別嚇唬我;
二、她不埋怨末底改不識時務,以卵擊石,招來全民族的危機,所以沒有責怪他是自作自受;
三、她不存心推諉,叫末底改另想辦法;
四、她更不敢出賣民族,恩將仇報,乾脆否認自己是猶大人;
五、她不負氣,自暴自棄說,好!你既要我死,我就死給你看,大家同歸於盡吧!
六、她為救民族而謹慎行動,不是靠打扮妖艷見王,而是禁食(祈禱)並要全民一致,求神賜助。她不願因冒失行動而枉喪性命;
七、她有死的心理準備,所以敢於違例。(如基督的生、死與復活,從科學上看也都是違例的,可是它正顯出了神的大愛)
由於以斯帖把握「現今的機會」,不但消滅了奸人與仇敵,而且拯救同胞、復興了民族。
機會是不講過去,也不講未來的。當聽人說,我那幾十萬元被倒帳款項若能討回來,我一定奉獻;或說,將來我的兒子作醫生有發大財之機會,我就要怎樣,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話。所謂趁機會就是指現今的時間,現今的地位、恩賜、財物和一切的一切。
有位女長老的女兒歌喉甚好,常在我們街頭佈道時獻唱,頗能感動人。使我們的佈道增加不少收穫。可是來她因聽信人言,不願再在街上拋頭露面,也從此不再為主獻唱了。
過了幾年,我在某鎮佈道期中,該地牧師邀我去為一個患喉癌的姊妹祈禱。那位姊妹已瘦得皮包骨,而且聲音嘶啞。經過一番解說,我才認出她原來就是那位獻唱的女子。
她以非常微弱的聲音說,主如讓她恢復健康,她願獻此生為主所用,我們也都為她禱告。可惜她不久就死了,她因沒有趁「現今的機會」,終於太遲了。
打字、整理、編輯 ----- 2008年4月 Cairu、Ph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