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機小語

自由是心靈上一種內在的狀況,並不單是外表上束縛的解除。       ........白悟德 

42. 浪子的故事(八)

這是本故事的最後一講。

浪子瀕臨餓死邊緣,好在不自暴自棄,淪為強盜匪徒,也不絕自殺,更不編造好聽的故事回家再欺騙父親而一錯再錯,終至萬劫不復。他絕不像今日多少青少年一樣,藉著毒品麻醉自己,每日過著如幻如夢、迷迷糊糊的生活。

浪子深知自己的過錯,且承認再落一步便是死亡。更難得的是他還記得他有父親,並記得父親那裡有許多雇工,口糧有餘。他也有「天」的觀念,知道「逆天者亡」。

可是他也知道「天無絕人之路」,所以他毅然決然與死亡之地別,朝向父家歸回。他能知錯、認錯、回頭而求赦,難怪他父親恩待他過於他所想像的。試以三點說明之:

一、父親不責備他,更不刑罰他,正印證【舊約】詩篇三十四篇18章:「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二、父親以厚恩待他,就是給他「穿上好袍子(義袍)」如【舊約】賽亞書六十一章3.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之句;「把戒指戴在他的指頭上」,這是代表父親或作兒子權柄(參看【舊約】創世記四十一章42節),與約翰福音一章12節的應許相同意義:「凡接待祂(耶穌)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

又「把鞋穿在他腳上」,這是表明和睦與自由,因為奴僕是沒有鞋子可穿的;最後,「把那肥牛犢牽來宰了」,如同辦喜事,大家(親朋鄰舍)一同吃喝快樂。

三、父親宣佈浪子回頭意義,如路加福音十五章 24節:「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這句簡單的話,說明了父親不能不快樂的理由。古今中外絕沒有做父母的對死了的兒女復活或失去的兒女重返而不歡喜快樂的!

父親給回頭的浪子身上穿上好的袍子、手上戴上戒指、腳上穿鞋,並宰牛犢慶祝,這四件正表明神也必將尊榮、權柄、自由和喜樂賜給祂悔改信耶穌的兒女們。浪子的故事教訓甚多,靈意更為深奧,難怪許多傳道人屢講不倦。因為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研究,新的啟示和教訓都會源源不斷的湧出。

有一位老牧師出去向外邦人佈道,老是講浪子的故事。有人懷疑他是不是只會這一套,就勸他改換別的題目。該牧師卻回答道:「不是還有那麼多浪子尚未回頭嗎?我不能不講這浪子的故事,使人知道神的愛呀!」

後來人們注意到這位牧師在教會裡(對信徒)講道時,仍然捧出浪子的故事。就質問他什麼緣故,他理直氣壯地答道:「教會裡同樣有不少浪子,甚至沒有一個不是從天父家出去的。所以教會更應常常講述浪子的故事,以警戒神的兒女,萬不可離棄神的教會。」

聽了這樣的解釋,人人不禁佩服這牧師有見地、有擔當了。我們對浪子的故事應該注意下面幾點:

一、它不只是一個故事,更不只是古時的故事。

它是事實的寫照,自古至今這事實並無改變。它雖然是主耶穌所設的比喻,可是這不是想像、假設的比喻,而是言之有物的。這事實(罪人的景況和神的恩慈)是本來存在的,只因人們(如法利賽等自以為義的人)不但不瞭解,反加誤會與非議,所以主耶穌藉此比喻講一個故事以說明之。

二、所謂「浪子」不儘是外邦人,教會中也為數不少。

三、浪子不一定都是男的,事實上女的也相當多,尤其是現社會的女人。

例如報載有一大專畢業女子,年已廿七(非稚齡無知),為嫌棄當會計員收入微薄,竟墮落為應名女郎。她母親是正派的人,氣憤她自甘下流,責備她幾句,並摑她一耳光。她竟向驚局控告母親「妨害自由」與「傷害」的罪名。警員查明實情,不但不受理,而且把她訓斥一番。「一葉落而知秋至」,今天「浪女」的問題已不容我們忽視了。

四、我們別以為浪子都是些不三不四的太保、流氓,都是在黑社會鬼混之輩。

其實在神面前的浪子有許多是紳士、淑女,有頭有臉、德高望重(法利賽型)之流呢。要叫這一類的浪子悔改才是最棘手的事。

五、凡是浪子都應該回頭,不要以為我現在尚過得去(沒有遭顒困苦艱難),就不必自省。

這是老底嘉的危險想法,如【新約】啟示錄三章 17~18節所說:「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

最可怕的疾病是什麼?是沒有自覺症狀致死病,如古時齊桓公所患的以及今日人人皆知的癌症,都是在起初沒有什麼症狀,及至感到不適、痛苦,已來不及醫治了。所以浪子必須自省、自覺,趁早回頭,如果等到陷溺太深、不能自拔、死到臨頭之時恐怕悔之不及了。

最後,我要【舊約】以西結書三十三章11節耶和華的呼聲奉勸一切浪子們回頭:「你對他們說,主耶華和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道而活。以色列家阿,你們轉回,轉回罷!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
 

           

      
........................................

△最難悔改認罪是宣教士、牧師、長老、執事及一般教會自以為屬靈的領袖們。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08年11月 Cairu、Phil


:::

搜尋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