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和拉撒路兩人是財主在世上最不喜歡聽到和看到的人,他們在這財主心目中是最不受歡迎的人物。因為亞伯拉罕是信仰的父,而信 神這件事卻是財主平日最討厭、最鄙視的;而拉撒路是窮人,更是財主所厭惡和看不起的。
亞伯拉罕代表「信」,拉撒路則考驗「愛」;亞伯拉罕給人信仰的榜樣,拉撒路給人愛人的機會。前者乃歷史上的聖徒,後者則為現實(眼前)的弟兄。神以拉撒路來考驗我們有否像亞伯拉罕的愛心(參看【舊約】創世記十八章1.~8.節,【新約】希伯來書十三章2.節),我們高談亞伯拉罕的信心容易,要向拉撒路實行愛心則很難!
故事中的財主世時,只知道亞伯拉罕是他的祖先,可是並不傚法他走信 神、敬 神、愛人的道路,他雖認識拉撒路,可是未曾跟他打過招呼,更談不上請他到屋裡去躲雨,並寒暄幾句了。
財主大概很討厭拉撒路在他門口討飯,沾污了他那花園一般的庭院,可是人家偏偏把拉撒路抬來放在那裡,他因人言可畏,也不敢說什麼,無奈何只好容忍,再想想拉撒路病魔纏身、行將就木,受他的氣必不太久,索性做個好人,讓人家說他有度量吧。
後來聽見僕人報告,拉撒路死了。此事本在意料之中,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就如一條狗一樣,死了就算了。於是吩咐僕人把拉撒路坐過的地方消毒消毒,除去霉氣與臭味,心想從此以後再沒有那遍體生瘡的乞丐在門口有礙觀瞻,損及顏面了。
不料,才輕鬆不多時,財主自身也跟著死了,【新約】希伯來書九章 27節首句告訴我們:「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 。」按理財主在得悉門口的拉撒路死訊時,應當聯想到自己的結局,如所羅門說:「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舊約】傳道書三章19節)
而感到人生的空虛,果能這樣作,也許會為自己帶來人生的新轉機,可也竟和【新約】路加福音十二章20節所記載那個無知的財主一是不知死活(不知死期將至)的人。
在這故事中最諷刺的一件事,是財主在陰間竟看見了他生平最輕視的兩個人(亞伯拉罕和拉撒路)和兩件事(敬 神和愛人)。財主生前常以不求人自豪,因為他有錢可靠,任何事均事用錢解決。如今金錢無用武之地,只好破例求人,甚至求他所鄙視的人了。財主在陰間總共求了七件事:
一、求亞伯拉罕可憐他
在世上 神的僕人(牧師)告訴他, 神憐憫我們,以獨生子賜給我,祂( 主耶穌)為我們捨身,所以我們也應憐憫那些像拉撒路的貧窮弟兄,他卻怒目相向說:「我不需要 神的憐憫和主的可憐,我更沒有可憐別人的義務, 神既然讓他(拉撒路)貧窮,我還可憐他做什麼?貧窮的人那麼多,我可憐得了嗎?」這時自己求人可憐,總該知道可憐的滋味了吧!
二、求亞伯拉罕打發拉撒路
在他生前每逢 神差遣傳道人向他傳福音,他都饗以閉門羹,以為有損無益(可能會向他募捐)。他對專誠拜訪的人:「我很忙,沒空!」或「我正在睡午覺!」
有時還騙人說他不在家,可是此時要拉撒路來,拉撒路卻不來了,在世時不接納 神所差派的人,如今要求亞伯拉罕打發拉撒路前來幫助他卻不可能了。
三、求指頭尖的一點水
在世時人家勸他信 耶穌,說 主耶穌是生命的水(約翰福音四章14節),他於笑道:「國產啤酒我都不喝呢?水有什麼稀罕?我的冰箱裡有各種水果和飲料,喝水我一點也不需要。你們去吧!不要跟我談水。」如今他卻求亞伯拉罕打發拉撒路用指頭尖蘸點水來涼涼他的舌頭了。
四、求拉撒路回人間作見證
生前有不計其數的傳道人向他傳福音作見證(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可是他都拒人於千里之外 ,有時還會說出令人難堪的話,例如說:「你們愛的是我的錢,不是我的靈魂吧?」如今他自動請求亞伯拉罕打發拉撒路到他父家去,告訴他尚存人間的五個兄弟有關來世的情形,以證明天堂地獄的存在了。
五、為兄求免來世的痛苦
也許他生前常對兄弟們說:「人生要及時行樂!」主張「享受第一,行樂至上,來世是子虛烏有的。」如今他身歷其境,深知火焰中的痛苦,因此為弟兄們著想,希望他們能免此苦。因為他的五個兄弟都相信他的話,生活向他看齊,如果這五個兄弟下地獄,必是因誤信他的人生哲學所致,所以他大感不安與焦急。
六、求使拉撒路復活
他以為讓一個熟人從死裡復活去作活生生的見證 ,他那五個兄弟就會相信而悔改了,可是他忘記了,他生前是不信 耶穌復活和任何活見證的。每次聽到神蹟、復活的事他就說,那都是迷信!根本不理會他們。亞伯拉罕對他的答覆真是一針見血的話:「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
七、他願意五個兄弟改變人生觀
這個財主生前自稱為五無主義者,就是相信:「無神、無靈魂、無審判、無天堂、無地獄。」如今他知道(看見)什麼都有,真是後莫及。因此他希望他的五個兄弟不要像他一樣遭至五無主義的嚴重後果,更希望他們立即放棄五無主義與其它所帶來的醉生夢死、麻木不仁的生活方式。
財主提出的七項要求儘管情詞迫切,而且合情合理,仍然不蒙允准,因為陰間不是可以禱告的地方。因此我不由得想起聖詩的警句來,那就是:「生前若不反悔罪,死後要改無機會!」沈迷罪中、樂不知反者宜三復斯言!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10年7月 Cairu、Ph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