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主選單
講道集
文字整理
講道集選單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第七冊
第八冊
第九冊
第十冊
第十一冊
第十二冊
第十三冊
第十四冊
第十五冊
第十六冊
公義的訊息
澎湖伯事略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隨機小語
信心小的人,將心帶到天上;信心大的,將天帶到心裡 ........
司布真
所有書籍
「澎湖伯講道集(二)」目錄
MarkDown
7. 可貴的友情(一)
1. 神的恩典與我同在
2. 第一夫人
3. 人生與機會
4. 血漏女蒙恩
5. 談「美」
6. 第一個女宣
7. 可貴的友情(一)
8. 可貴的友情(二)
9. 十安
10. 開工禮拜
11. 音樂會短講
12. 最小的
13. 最老的
14. 最好的
15. 梁萬發委員的死
16. 新年談「感」
17. 在糖瓶中的螞蟻
18. 太空時代的太空人
19. 以什麼感恩
20. 訂婚講道
21. 為人之道
22. 不要怕!
23. 談「修」(一)
24. 談「修」(二)
25. 邱醫生金婚
26. 續絃感恩禮拜
27. 洗禮與聖餐
28. 如何孝親
29. 模範家庭
30. 談「祖」
31. 全家歸主(一)
32. 全家歸主(二)
33. 全家歸主(三)
34. 全家歸主(四)
35. 復活的確據
36. 今生
37. 苦難與人生(一)
38. 苦難與人生(二)
39. 彼此(一)
40. 彼此(二)
41. 東方的博士(兒童講道)
9. 十安
澎湖伯講道集(二) ========= 現在就把貴友情的五項要素逐條來思考:
**一、**
**
同情
**
**
**
在各種「情」裡面,「同情」很像一朵美麗的花。「無情」卻是人生最荒涼的沙漠。從
耶路撒冷
往
耶利哥
的半路上遭劫並被打得半死的人,他內心最感痛苦的事不是那盜匪的窮兇惡極,也不是那值錢的東西的失落,更不是身體受傷的疼痛,卻是
祭司
和
利未人
對他的無情,如
【新約】
路加福音
十章 31~32節
記載:
「偶然有一個
祭司
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又有一個
利未人
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看見他,卻無動於衷而過去了,多麼無情啊! 基督教國家在戰爭中比較善待俘虜,就是基於同情心。同情心的出發點就是「將心比心」
(為別人設身處地想一想)
。同情心不但能使人感激,更能挽救人的生命;反之,無情則能導致兇殺或自殺的悲劇。 相傳文豪
屠格涅夫
有一次對一個向他求乞的漢子說:
「兄弟啊!對不起!今天我的口袋裡沒有一文錢。」
並伸手拍拍他的肩頭,不料那乞丐卻很興奮的說:
「謝謝您,您今天救了我一條性命了!」
屠格涅夫
不解地問他此話怎講。 乞丐答道:
「今天我本想討幾文錢,買幾塊麵包吃了就要自殺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我根本沒有半個朋友。可是你竟稱我為兄弟,這是我三十幾年來第一次聽到的,你的盛情溫暖了我的心,使我不再想死了。」
這故事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就是同情能挽救將要毀滅的靈魂。
馬太福音
十二章20節
說: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
這就是 神的同情 ── 憐恤的特徵。 在上篇所舉 主
耶穌
的比喻中,乙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否則他就不會瞭解半夜來訪的朋友內的需要,同情心 設身處地,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沒有同情心的人,看見別人在水深火熱中會視若無睹;
「餓的不是我、凍的不是我、窮乏困厄的不是我,與我何干?」
他的心是麻木不仁的,乙卻有同情心,雖然自己沒有餅,但不忍朋友丙挨餓,不顧面子向甲求援,他是為別人而求,基督徒若有同情心,自然也會為別人的靈魂得救代禱。
**二、**
**
愛情
**
**
**
乙對丙不但有同情心,且有愛心。他半夜三更被朋友吵醒,卻不生氣,也不嫌麻煩,他留下朋友住宿在家裡,朋友雖然沒有向他提出肚子餓了的話,可是他知道朋友現在需要 ,這就證明他對朋友丙有愛心。 正如那善心的
撒瑪利亞人
不但有同情心,更有愛心,如
路加福音
十章33節
記載:
「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不僅動了慈心,而且付諸行動,如34節: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
不但如此,接著35節:
「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這
撒瑪利亞人
的愛情真像家人骨肉手足之愛一樣無微不至呢! 再回頭來看看比喻中的乙對丙的愛情也一樣,他的愛使他敢於冒險犯難。他明知甲不是豪爽慷慨、好商量人,而且時已半夜去打擾人家,極易引起誤會,搞不好不但所求不遂,還有交情破裂之虞。 可是他由於愛朋友的心,終於不計一切後果、盡其所能的向甲央求去了,正如
約翰壹書
四章18節
說的: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這看來,我們對親人朋友若有愛心,知道他他精神飢餓、靈魂待救,也必須迫切為他們代求,更多方設法領他們歸主,如
【新約】
羅馬書
十三章8.節
說:
「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關心別人的靈魂與管閒事不同。比方說,一個婦女穿什麼奇裝異服你可以不管,可是你如果看見她要跳河自殺,你卻不能不管
(自己無力救援也要喊人去救)
。
**三、**
**熱情**
熱情可以表現或證明同情與愛情的真實性。同情應不僅是瞬間的惻隱之心,口說「可憐,可憐」而已;愛情也不是只在口頭表關懷的空頭支票,如
【新約】
雅各書
二章15~16節
說的:
「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的去罷,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什麼益處呢?」
我們看出乙對朋友確實有熱情,也不辭勞苦、不怕麻煩,半夜前往甲家向他央求。所以才有這樣的結果:
「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但因他情辭迫切的直求,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
(8.節)
「直」就是「一直」、「不斷」,要不斷就必須有熱情。 今日教會不長進、信徒不增,最大原因就是對傳福音、搶救靈魂沒有熱情,且不僅對別人如此,對自己家人也是如此。最多以三言兩語勸他信主、出席聚會或上主日學,若不聽也就算了。與對他們身體健康或屬世的學問知識的關懷程度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呢。 昔年最大油輪「
鐵達尼號
」在大西洋撞及冰山而沈沒,葬身海底者將近二千人,當時有一大船距
鐵達尼號
不過半小時的航程,而且接到求救信號,可是沒有前來營救,因此事後被法庭查究,問他們何以見死不救? 船長答道:「當時我們的船因怕冰山而停車,鍋爐熄火,船開不動,所以不能前往。」真的,無火就無熱,無熱乃無力,所以就救不來了。我們今天對沈淪的靈魂正是這樣。 應當記住
【新約】
羅馬書
十二章11節
的話:
「慇勤不可懶惰,要心裡火熱,常常服事主。」
可是今天教會卻像
老底嘉教會
一樣 ..... 不冷不熱
(啟示錄三章15節)
,所以 主
耶穌
說:
「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
這樣才好作一個打算也。
**四、**
**
真情
**
**
**
有時熱情只是一時的衝動,三分鐘就過去了。唯有真情的人,作事才能持久
(忍耐到底)
。沒有真情為根基者,容易遇難而退,如「
俄珥巴
與婆婆親嘴而別」,有真情者則不然,如
「只是
路得
捨不得
拿俄米
」
(
【舊約】
路得記
一章14節)
乙對丙確實有真情,他為朋友不惜摸黑出門,去向人家好言不斷懇求幫忙,我們為人代禱也必須有真情,不是應付應付,敷衍敷衍。據說某鄉村有個信徒,因為一頭牛生病了,請牧師來禱告。 牧師不理解牛對農人的重要性,不知道一頭牛死了對農人的嚴重性,所以他的態度很冷漠,禱告說:「神阿,這頭牛病了,求你醫治!如果不行,願你的旨意速速成就,阿們!」 那個信徒看出牧師沒有真情,心裡很不悅,不久牧師病倒了,他就去看牧師,也為他禱告說:「 神啊,牧師病了,求你醫治!否則願你的旨意速速成就,阿們!」師母聽了很驚訝也很不解,惟牧師自己心裡有數,自覺慚愧,深悔從前自己對不起這位弟兄。 我們為主作工,為教會服務,無論牧師、長執或一般信徒,都需要具有真情,真情事奉是有汗、有淚、有血,是很自然的行動,不是一種表演,更不是出於勉強的虛應故事。
**五、**
**
盡情
**
乙對丙的同情、愛情、熱情、真情都由他的盡情表露出來。他到了甲家叩門請求,甲起先的回答很難聽:「不要攪擾我!門已經關閉,孩子們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來給你!」此時的乙也許臉都紅了。 可是他為了朋友丙,不惜面、不顧自尊,不憤然而去,只是更不灰心的直求,結果呢?至誠不但可以感天,也感動了硬心人,他的成功就是由於他的盡情,丙若知道這三個餅是經過這麼多的困難得到的,不知他要如何感謝和感激呢? 也許會像
大衛
,為感激他的部下冒著生命危險到敵方的井,去打水來給他的精神而不敢喝那水,將它獻給了 神。
(參看
【舊約】
歷代志上
十一章17~19節)
曾經有人坐船不慎失足落水,同船的眾人看見了都大聲叫喊,有的說:「救人呀!救人呀!」 有的說:「趕快停船呀!」有的說:「快拋下繩子去!」有的說:「勇敢一點,跳下去罷!」大家七嘴八舌,都在叫喊如何救人,卻沒有一個「盡情的」下海去救,結果那人就淹死了。 今天教會所需要的就是願意盡情去救人的人。在我們周圍有許多可憐、缺乏、疲倦、幾乎要死的像丙一類的人,他們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不能只喊著叫他們好好安息,我們應該幫助他們,給他們吃。 可是我們自己沒有餅,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祈求另一位仁慈、豐富的朋友
耶穌
。祂與甲完全不同,祂不但不厭煩半夜起床,而且願意從天上降下來幫助我們和幫助他們呢!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11年2月 Cairu、
Phil
:::
搜尋
search
進階搜尋
追思與紀念
● 蒙主厚恩七十年 ..... 林東薰長老
● 紀念主內聖徒.... 陳金尊長老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