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主選單
講道集
文字整理
講道集選單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第七冊
第八冊
第九冊
第十冊
第十一冊
第十二冊
第十三冊
第十四冊
第十五冊
第十六冊
公義的訊息
澎湖伯事略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隨機小語
「苦難」負有一種特殊神聖的任務,它的來臨並非要趕我們與 耶穌疏遠,倒是要把我們帶回到 主面前,讓我們享受到真正倚靠 主 耶穌的滋味。 ........
呂春長牧師
所有書籍
「澎湖伯講道集(十二)」目錄
MarkDown
10. 談祭祖
1. 愛惜光陰
2. 談「和」
3. 至死忠心
4. 林律師府上家庭禮拜
5. 慇勤不可懶惰
6. 可否與爭?
7. 彼得的過錯
8. 洗禮與聖餐
9. 追思禮拜(於林尊卿先生府上)
10. 談祭祖
11. 處世為人、知人得人
12. 生根建造
13. 思念
14. 人性的特徵
15. 耶穌為門徒禱告
16. 福音的起頭
17. 受苦有益
18. 訂婚的教訓
19. 談憂懼
20. 談心術
21. 守日、教訓、驅邪
22. 忍耐到底
23. 經商與信仰
24. 模範的僕人 --- 施洗約翰
25. 愛心
26. 求益處
27. 自由、愛心、根基
28. 一知半解
29. 似是而非的道理(一)
30. 似是而非的道理(二)
31. 似是而非的道理(三)
32. 愚人荒的世代
33. 似非而是的道理
34. 似非而是的作為(一)
35. 似非而是的作為(二)
36. 基督徒與教會
37. 不得已
38. 兩全其美與令人失望
39. 錢財(一)
40. 錢財(二)
41. 日子
42. 三喜感恩禮拜謝詞
43. 貪益不滿
44. 自強不息
45. 找理由
46. 突破
47. 東方的博士
12. 生根建造
澎湖伯講道集(十二) ========== 基督徒在現代社會中生活,應該把握些什麼原則,以散發基督的香氣、與人和治、做好見證、利人益已呢?換言之,就是如何處世為人、知人得人?我認為有四點最值得提出來大家研究實行。
**一、**
**得理讓人**
老張
(假托人物)
正架著汽車,要送一個得了急病鄰居去就醫。這時路上車輛很多,秩序紊亂,而且每隔一百公尺就有一個十字路口。老張心理急得要命,可是他不能闖紅燈,不能猛按喇叭,不能超車搶道。他得耐著性子,在緩緩的車流中若無其事地循序而進。 老張有急事在身,而且是做好事,別人可能只不過下班回家或出門兜風,情況大有不同。可是儘管如此,他卻能希望眾車迴避、綠燈常開,由他通行無阻,直抵目的地
(如救護車、消防車之例)
。他仍得遵守交通規則,尊重其他一切車輛。否則,他的車子大有可能四輪朝天,不但病人延誤了急救的時間,連他自己也要頭破血流,還得麻煩別人的車子載往醫院呢。 做事要耐煩,做好事尤其如此。做壞事的人自知理虧,比較會忍受一切盤根錯節、糾纏不清的問題
(或因有利可圖而甘於忍受)
,做好事者則理直氣壯,容易憤慨負氣。因此之故,乃使人間好事多磨,甚至半途而廢,而壞事則常能獲致完成。 甚至有人說:「世上多少好事被壞人破壞了,也有多少好事被好人辦壞了!」好人怎麼會辦壞了好事呢?原因是他固然希望把事情辦好,可是他缺少「成事」所必需的韌性。他所有的只有任性,認為他是個好人,不屑像別有用心的壞人一樣忍氣吞聲、委曲求全。反正事成了是大家的好處;事不成我也沒有損失,失敗就讓它失敗吧!也好給大家一次教訓。 基督徒尤其牧長,對主的聖工、對神的教會不可有這種觀念。保羅在
【新約】
哥林多前書九章16~17節
曾說: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
(非指現世)
,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
今日的長執甚至傳道人多沒有如保羅這種欲罷不能的責任感,所以他們非常自由,輕易便可放下職責,拂袖而去。然而一個直正愛主、無條件給主使用的人是不能自主的(等於失去了自由),如
約翰福音廿一章 18節
耶穌
對
彼得
說: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地方。」
**
二、
善結人緣
**
有一位弟兄告訴我,他跟某公司董事長做了鄰居。那位董事長當公司業務鼎盛、日進斗金時根本不把鄰居看在眼內。平時氣派十足不說,他的汽車隨便壓死人家的小雞都不當一回事,又放任狼犬自由散步並向鄰家小孩咆哮示威,修繕房屋時就把建材任意堆於鄰家門口……,坦白地說,他在鄰居中間人緣壞透了。 後來他的公司因週轉不靈而歇業,他也不再擁有轎車了。此後徒步進出在巷道中與鄰人相遇時也一改以往冷冰冰而有了和氣笑容,他的下巴也收起來,狼犬也好好地拴上鍊子,有時看到鄰家孩子時也會主動摸一摸他們的頭
(表示親熱)
。可是,儘管如此,他仍然沒有獲得眾人的好感。 偶有一天,這位弟兄與也閑談時,說到人間恩怨的問題。這位弟兄說出他的見解道:「人在失意的時候得罪了人,很可以在得意的時候彌補!」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話使這位董事長若有所悟,心想:「這樣看來,我的情形正好相反,在得意時得罪了人而要在失意時彌補,恐怕很難了。」因此他想,目前既不可能迅速與鄰居改善關係,還是重振精神奮鬥,先使公司東山再起吧! 果然過了不久,他的公司復興了,他又有汽車可坐了。不過他的座車從此不再按喇叭叫門,對行人也相當禮讓,下雨天尤其小心減速慢行,以免車輪濺水殃及行人。他的下巴仍然收起來,遇到小孩仍然摸一摸他們的頭。後來他要搬家了,所有鄰居都依依不捨地送到公路邊上,以非常真誠的聲音向他喊「再見!」可見他與鄰居的關係已相當融洽了。 這個故事使我們想起幾節經文來,如
馬太福音七章12節
耶穌
說: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原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舊約】
箴言十一章 2.節:
「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的人卻有智慧。」
加拉太書六章 9.~10節
保羅
說: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
**三、**
**學習聽勸**
某人在經過失敗之後,反省檢討,發覺自己犯了很多錯誤。「當時怎麼沒有人勸我呢?我不是有很多朋友嗎?不是有很多親戚嗎?不是有很多師長、同事和主內弟兄嗎?難道他們都啞了。」他不由得喃喃自語著。 一幕幕的回憶刺痛了他的心,他總覺得親戚、朋友、師長、同事、同道都對不起他,大家都希望他失敗,都用幸災樂禍的態度對待他。 「這些可惡的鬼!」他狠狠地痛罵著。 後來此人閱歷比較深了,再心平氣和地想想過去的一切,便覺得未必全是別人的錯。過去當時他犯錯時沒有誰勸他,是因為他自己並沒有選擇這樣
(忠心)
的朋友,也沒有培養這樣
(敢諫)
的交情,他自己更沒有給人一個這樣
(肯納諫)
的印象。 他給人的印象完全是個任性自負
(剛愎自用)
的人,別人犯不著也不值得替他出主意,自討沒趣。明白了失敗的根由之後,他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以後果然重建了以往的事業與聲譽。
箴言十二章 15節: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惟智慧人肯聽人的勸教。」
又
廿七章9.節
:
「膏油與香料使人心喜悅,朋友誠實的勸教也如此甘美。」
在聖經中「勸」的詞句很多,有勸教、勸解、勸戒、勸勉、勸化、勸醒
(【新約】哥林多前書十四章24節)
、勸導、勸慰、勸言等等。我覺得
【新約】
歌羅西書三章 16節
的教訓好極了:
「當用各樣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 神。」
**
四、
共同經驗
** 保羅在
哥林多前書九章 19~23節
說:
「我雖是自由的人,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 其實我在 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
福音的使者
(無論專職者或平信徒)
都應知道如何擇人而言與擇言對人。 「謬誤之處,在所難免,尚請海內外方家指正。」本書的作者自己寫序,結尾總是這一類的話,這是國人謙虛的美德,可是西方人士未必瞭解。有一位學者央人把自己的著作譯成外文,自序結尾的客套話也照譯不誤。使得一些西方人士大吃一驚,說:「作者豈可這樣不負責任?自己既然明知書中有錯誤,何以任令存在而不改正呢?」其實這是習俗不同引起的誤會! 我覺得,一個人說話
(傳福音亦然)
,僅僅口齒清晰、態度從容、吐詞簡明,反應敏捷還不夠、須再加一項條件,就是他所說的話不可超出他和聽者共同經驗。因為除非如此,聽者不能真正瞭解你在說什麼,甚至造成重重誤解,而成為「是非只為多開口」的結局。 有一天,在一個豪華餐廳的精緻套房裡,大家酒醉飯飽之餘,酒席上還有幾大盤菜未曾動過。服務生用塑膠帶裝好,大家卻互相推讓,不肯接受。最後,坐首席的一位胖太太說:「好吧!我這隻烤鴨帶回去給狗吃。」此語一出,舉座愕然,甚至有聽言色變者。 這也難怪,因為一般人並不瞭解養名太者一向對它們的寵愛優遇
(烤鴨餵狗那值得大驚小怪)
,所以覺得這話很刺耳。而胖太太衝口而出,不經考慮,也有不妥,她不應該在此地當著不養名太的人說出這種話來。這就是共同經驗的問題,其重要性不亞於共同習俗。
箴言十一章30節末句:
「有智慧的人必能得人。」
這裡所謂智慧就是指曉得擇人而言、擇言對人。對一個與你沒有共同經驗的人說了一大堆話,等於對牛彈琴、隔靴搔癢。所以
箴言廿五章11節:
「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
基督徒講話務要講究藝術
(技術)
,正如
保羅在歌羅西書四章 6.節
說的:
「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像用鹽調和,就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
-----
△在一個小城市裡,縱然你的眼可以欣賞的東西不會很多,但是你身朵可以欣賞的閒話卻一定不少。
△不受謠言傷害的最好方法,是不去理會它,循正軌生活而不理謠言,則謠言必無計可施而自滅。
△輕易聽信謠言的人,不是缺乏理智,就是缺乏教養。
----------------------
---------------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09年4月 Cairu、
Phil
:::
搜尋
search
進階搜尋
追思與紀念
● 蒙主厚恩七十年 ..... 林東薰長老
● 紀念主內聖徒.... 陳金尊長老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