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主選單
講道集
文字整理
講道集選單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第七冊
第八冊
第九冊
第十冊
第十一冊
第十二冊
第十三冊
第十四冊
第十五冊
第十六冊
公義的訊息
澎湖伯事略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隨機小語
做你最需要而又接近的任務,你的下一次任務就清楚地顯現在目前 ........
卡來爾
所有書籍
「澎湖伯講道集(九)」目錄
MarkDown
9. 親人相認之哭
1. 神與人的關係
2. 信主的人生有什麼
3. 愛心與公義
4. 責備(一)
5. 責備(二)
6. 劉美惠女士的略歷
7. 夫妻死別之哭
8. 苦命母子之哭
9. 親人相認之哭
10. 以掃後悔之哭
11. 兄弟重逢之哭
12. 轉身退去哭了一場
13. 急忙尋找可哭之地
14. 兄弟相認之哭
15. 生會與死別之哭
16. 為兄弟無知而哭
17. 追思與紀念(王秀英長老安息百日)
18. 信徒的房屋
19. 人生如船過海
20. 人生需要耶穌
21. 亞伯拉罕的子孫
22. 分別為聖
23. 宣言與選召
24. 祂來為我們做什麼
25. 至友耶穌(一)
26. 至友耶穌(二)
27. 為神學生作媒並證婚教訓
28. 生日感恩禮拜
29. 彌月感恩禮拜
30. 箴言廿五章26節之研究(一)
31. 箴言廿五章26節之研究(二)
32. 箴言廿五章26節之研究(三)
33. 箴言廿六章4節與5節之研究(一)
34. 箴言廿六章4節與5節之研究(二)
35. 箴言廿八章3節研究(窮人欺壓貧民)
36. 箴言廿八章 5.節研究(壞人不明白公義)
37. 箴言廿八章6.節之研究(一)
38. 箴言廿八章6.節之研究(二)
39. 相信基督的復活
40. 人生與死亡(一)
41. 人生與死亡(二)
42. 司提反講論祖宗(追思禮拜用)
43. 黃府聖別禮拜(除偶像)
11. 兄弟重逢之哭
澎湖伯講道集(九) =========
【舊約】
創世紀
廿七章34節
:
「
以掃
聽了他父親話,就放聲痛哭,說,我父阿,求你也為我祝福。」
38節:
「
以掃
對他父親說,父阿,你只有一樣可祝的福麼?我父阿,求你也為我祝福。
以掃
就放聲而哭。」
以掃
是個大男人,是個魁梧奇偉的硬漢。他為什麼一再放聲痛哭呢?又不是家裡遭喪,痛失父母、兄弟或妻兒,到底他的哭是為什麼呢?他不是很豪爽,很慷慨,拿得起、放得下,而且不相信傳統的那一套所謂名分、祝福等等的人嗎? 記得我十六歲信主不久,第一次讀
創世紀
,對
以掃
的性格頗為欣賞。我深深憎惡
雅各
那種詭詐多端、為目的不擇手段的為人。所以當我讀到
【新約】
羅馬書
九章13節:
「
雅各
是我所愛的,
以掃
是我所惡的」
這兩句,不由得為
以掃
抱不平,自以為 神跟我的祖母一樣是印象派的,就是所愛的人總是對的,所惡的人總是錯的。我內心很同情
以掃
的遭遇。 我還記得有一次做禮拜時,牧師講道論到
雅各
和
以掃
,也是偏袒
雅各
,說
以掃
後悔而哭是活該。那時我就在心裡說,有朝一日,我若能如那位牧師在講台上講道,我必為
以掃
伸冤,為他翻案。
雅各
也必遭受我無情的抽筋剝皮,使他體無完膚,為
以掃
出一口氣。可是以後我的看法漸漸改變
(其實不是我個人的看法改變,而是對屬靈的真理漸漸領悟而明白過來)
,就不再那麼幼稚了。
以掃
為什麼哭呢?他並不是為痛失長子的名份而哭,而是為痛失長子的福分而哭。他不知道,更不相信長子的名分與福分有那麼重大的關係,所以才會說出:
「我將要死,這長子的名份於我有什麼益處呢?」
的話來。
(參看創世紀廿五章32節)
原來長子的名份有兩樣好處:一、是屬於精神上的地位,成為 神應許的繼承人,是無形的福分
(非屬物質的)
;二、是較大的遺產
(屬物質的)
,如我們社會所謂
「長孫當季子」
(可分一份產業)
。
以掃
知道父親
以撒
沒有什麼家產。至於無形的,所謂 神對
亞伯拉罕
的應許,他以為這不過是家傳的故事,有如空中樓閣一樣不切實際。所以他看長子的名分還不如一碗紅豆湯,竟不加思索地把它出賣了。
創世紀
廿五章34節末句就作了這樣的評語:
「這就是
以掃
輕看了他長子的名分。」
輕看長子的名分,就表示以掃輕看 神,輕看祖父
亞伯拉罕
,輕看父親
以撒
,更輕看自己。 輕看含有藐視,不屑一顧,還有嗤笑和不信的意思。也就是說,
以掃
輕看他長子的名分,即等於不相信 神和祂的應許,更不相信祖父
亞伯拉罕
、父親
以撒
敬畏 神、愛 神、事奉 神有什麼好處了。 在 神面前最嚴重的罪不是犯什麼誡命、作什麼惡事,而是對 神的不信。因為神明知人的軟弱和犯罪,所以把獨生子 耶穌基督賜給我們,
叫凡信祂的人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由此可見,人的滅亡不是因為犯罪,而是由於不信。
【新約】
約翰福音
三章36節
說得好: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 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以掃
輕看長子的名分,即犯了不信的罪。因此
以掃
為 神所惡,這是咎由自取。 為何
雅各
敢以一碗紅豆湯要求
以掃
把長子的名分賣給他呢?這必不是沒有緣故的。
雅各
固然深知長子名分的價值,但若不是
以掃
平日的言行暴露了輕看長子名分的觀念,
雅各
對這位孔武有力的哥哥也不敢生出取而代之的念頭。
創世紀
廿五章31節
雅各
說:
「你今日把長子的名分賣給我吧!」
是對兄長莫大的悔辱。可是
以掃
卻不生氣,反而回答道:
「我將要死
(打獵回來,又累又餓而已)
,這長子的名分於我有什麼益處呢?」
。
(廿五章32節)
於是
「
雅各
便叫
以掃
起誓。
以掃
起了誓,把長子的名分賣給
雅各
。於是
雅各
將餅和紅豆湯給了
以掃
。
以掃
吃了喝了,便起來走了。這就是
以掃
輕看長子的名分。」
(廿五章33~34節)
此時
雅各
心裡的喜悅是不能言喻的。可是
以掃
卻若無所失。他真是一個沒有理想、沒有眼光的現實主義者。他的魯莽、輕率的愚行真令人嘆息。
以掃
後來對父親哭訴道,他名
雅各
,豈不是正對麼?因為他欺騙了我兩次。
「他從前奪了我長子的名分,你看,他現在又奪了我的福分……」
(廿七章36節)
。其實
以掃
失去長子的名份不是
雅各
以詭計欺騙或以勢力強奪,乃是
以掃
自願與
雅各
交換的。 他是在清醒狀態下起誓的。那時候他也許心裡還說,想不到一文不值的長子名分還可換到這麼實惠的餅和紅豆湯,實在不錯啊。他當時似吃喝得很開心,毫無後悔之意呢。
(參看廿五章34節)
這事以後,
以掃
心裡也許說,沒有關係,我失去長子的名分,還有長子的福分
(父親臨終的祝福)
,那才是我所要的。他萬萬沒有想到,沒有名分使沒有福分。
以掃
在 神面前已不再是
以撒
的長子了。就算
雅各
不欺騙父親而獲祝福,這福也決不會歸於
以掃
了。
雅各
欺騙父親而獲得祝福,當然不是 神叫他這樣做。不過 神已離棄
以掃
,所以不在暗中幫助
以掃
,使
雅各
的計謀得逞。因為 神認為
以掃
那種性格,不配承接 神的應許和交託。而
雅各
雖然不好,卻仍不失為可造之材呢。 分析
以掃
的哭,一、不是悔改,只是後悔;二、不是痛責自己,而是怒恨別人;三,不是求 神饒恕,而是找人算帳;四、不是尚有希望,而是無可挽回;五、不可作榜樣,只可作鑑戒。
【新約】
希伯來書
十二章16~17節
的話可作本篇的結論:
「恐怕有淫亂的,有貪戀世俗如
以掃
的。他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分賣了。後來想要承受父親所祝的福,竟被棄絕。雖然號哭切求,卻得不著門路,使他父親的心意回轉,這是你們知道的」
從
以掃
後悔的哭,使我不由得想起人常談起的幾句警世成語來。如「一失足成千古恨」、「自作自受」、「自毀前程」、「自甘下流」、「悔不當初」、「捨本逐末」、「小不忍則亂大謀」、「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等等。 我們對這些警語不可視若無睹,倒要多多斟酌它們的意義才免蹈前人之覆轍。 ....................
△知足常樂 ---- 知足守份,克勤克儉,不貪非義之財,不存過奢之望,胸懷坦蕩,自可獲得莫大的快慰。 ......... 一位父親遺訓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11年8月 Cairu、
Phil
:::
搜尋
search
進階搜尋
追思與紀念
● 蒙主厚恩七十年 ..... 林東薰長老
● 紀念主內聖徒.... 陳金尊長老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