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主選單
講道集
文字整理
講道集選單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第七冊
第八冊
第九冊
第十冊
第十一冊
第十二冊
第十三冊
第十四冊
第十五冊
第十六冊
公義的訊息
澎湖伯事略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隨機小語
每常你開口時,你的心便在行動。 ........
所有書籍
「澎湖伯講道集(六)」目錄
MarkDown
34. 論面子問題
1. 新年十件事(前言)
2. 新年十件事(一)清還舊帳
3. 新年十件事(二)清除內外
4. 新年十件事(三)互贈禮物
5. 新年十件事(四)門聯更新
6. 新年十件事(五)穿新衣服
7. 新年十件事(六)互相祝福
8. 新年十件事(七)休假逍遙
9. 新年十件事(八)享受豐筵
10. 新年十件事(九)探訪親友
11. 新年十件事(十)立志計劃
12. 林府感恩聚會
13. 試驗(一)
14. 試驗(二)
15. 談貪
16. 漁夫的精神
17. 彼此洗腳
18. 今世與來世
19. 佯為不見與自食其言
20. 聖徒無所爭乎?
21. 聖誕節的利弊
22. 一生(一)
23. 一生(二)
24. 行事為人
25. 省察
26. 為人
27. 敬畏神與苦難
28. 慨談感恩
29. 趕出與全得
30. 大意與自省
31. 望天
32. 富而敬畏神
33. 母愛、母教、母恩
34. 論面子問題
35. 浪子的故事(一)
36. 浪子的故事(二)
37. 浪子的故事(三)
38. 浪子的故事(四)
39. 浪子的故事(五)
40. 浪子的故事(六)
41. 浪子的故事(七)
42. 浪子的故事(八)
43. 不要等候
44. 半夜
45. 忍耐
46. 是非
47. 模範青年約瑟
36. 浪子的故事(二)
澎湖伯講道集(六) ========= 世界上最著名的詩歌就是
【舊約】
詩篇廿三篇: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缺乏……」
而最著名的故事則為
【新約】
路加福音十五章
所記載關於浪子的故事。 本章一連記載三個比喻,都是耶穌親自說的,其宗旨與目的都一樣,說明 神如何喜愛悔改回頭的。一個罪人如果肯認罪悔過,神不但既往不咎,完全饒恕,而且還會給他重新做人的機會。
路加福音十五章 1- 2節:
「眾稅吏和罪人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這個人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
這裡指出了耶穌做這些比喻的直接原因。 3節:
「耶穌就用比喻說」
,11節:
「耶穌又說……」
為何耶穌說了又說?無非表明問題的重要性。因為事關祂生命之目的...尋找拯救罪人,不能不讓人瞭解。 所以耶穌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詳地連講三個意義、目的相同的比喻,而且一個比一個切實,如第一個比喻不過百羊失一,第二也僅十銀失一,第三個則二子之中失喪其一,其嚴重性不言可知!這些都是為了說明神對罪人失喪之難過與見其悔改的喜悅。 據
馬太福音九章 12~13節
記載:
「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又
路加福音十九章 10節: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本文以失羊、失銀和浪子比喻,正是要印證耶穌自己的話! 浪子的故事開頭說:「一個人
(或某人)
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也可謂兩種兒子:一是孝順的,一是悖逆的;一是善良的,一是惡劣的;一是好好住在家裡的,一是出外放蕩的;一是肯受教誨的,一是不願受束縛的
(至少表面上如此)
。 這「一個人」是誰?就是神,是人類的天父。那兩個兒子又是誰呢?當然是指我們世人。世人雖多,人心又各異,如台諺云「一樣米養百樣人」,可是以基督的眼光來看卻只有兩種人而己,就是事奉神與敬拜偶像的,也就是相信神的和無神論的,喜歡真理和喜歡邪惡的,走天路和奔向地獄的兩種人。
12節首句:
「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業分給我。」
從所謂「應得的家業」的話,我們可以看出這位父親是個家道豐富的財主,說不定還是家財萬貫的富翁,否則那有什麼「應得的家業」可分呢?多少貧寒之家的子弟不但分不到什麼,反而要從父親承接一批債務呢! 生為富家兒子,不虞衣食,無憂享用,真如小神仙。只要謹守父命,克盡兒子本份,討父親的喜悅,自有資格承繼父業,正如這父親對大兒子說的:
「兒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31節)
。既是這樣,做兒子何必逼父親分家業給他呢? 所以這小兒子在觀念上根本錯了。他把自己和父親劃出界限,分開你我,他不知父親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他只念念不忘他「應得的」,在他心目中只有他應得的家業而無父親,這正是人類悲劇的由來。
【舊約】
創世記第三章
告訴我們,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就是只想吃遍樂園中一切的果子
(包括禁果)
,卻不聽從神的吩咐,也就是他們不瞭解神的心。很顯然的他們以為那棵分別善惡樹上方果子也是他們應吃的。 許多犯罪動機正是由「我應得的」、「我應享的」、「我應有的」、「我應走的」的心理而起。說實在的,人在神面前所應得的是什麼呢?就是死!
(參看【新約】羅馬書六章23節)
天上的父神是極其富有的大主宰,稱為萬有之源。宇宙萬物從祂的大能而造,人類所有一切,無論健康、時間、知識、才能、地位、財物、恩賜,無一不是神所賜矛的。正如下面經文所指示:
【舊約】
哈該書二章8.節:
「萬軍之耶和華說,銀子是我,金子也是我的。」
【舊約】
歷代誌上廿九章11~12節:
「
(大衛說:)
耶和華阿,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下都是你的,國度也是你的。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豐富尊榮都從你而來,也治理萬物,在你手裡有大能力,使人尊大強盛都出於你。」
然而今日世 人卻多像本故事中的小兒子一樣思想、看法與主張,以為我有應得與應享的權利。他們不僅對父母、家庭、學校、教會、政府要求「民主」、「自由」和「人權」,似乎對神也有同樣要求的傾向。 不願意讓任何人來干涉生活,是現代人的思想型態。此種情形不由使我想起經上說:
「他們雖然知道 神,卻不當作 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
(羅馬書一章21節)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08年11月 Cairu、
Phil
:::
搜尋
search
進階搜尋
追思與紀念
● 蒙主厚恩七十年 ..... 林東薰長老
● 紀念主內聖徒.... 陳金尊長老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