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主選單
講道集
文字整理
講道集選單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第五冊
第六冊
第七冊
第八冊
第九冊
第十冊
第十一冊
第十二冊
第十三冊
第十四冊
第十五冊
第十六冊
公義的訊息
澎湖伯事略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隨機小語
祖父做牧師、父親當長老,都不如自己信仰(或信用)好。 ........
呂春長牧師
所有書籍
「澎湖伯講道集(五)」目錄
MarkDown
19. 互相
1. 把自己擺上(勸勉長執)
2. 人在福中不知福
3. 信徒與感恩
4. 創世記中的神與同在
5. 張府感恩聚會
6. 脫離(一)
7. 脫離(二)
8. 結局(一)
9. 結局(二)
10. 真正的拿細耳人
11. 家應有什麼?
12. 信耶穌好比什麼
13. 追念(一)
14. 追念(二)
15. 人生與死亡
16. 禱告與傳道
17. 談「失」
18. 彼得談受苦(受難週)
19. 互相
20. 人的責任
21. 談「忠」
22. 鬥氣與鬥志
23. 談母愛
24. 亞伯拉罕與羅得分產業
25. 人生與疾病
26. 錢財與人心
27. 不能不想的問題(葬禮)
28. 感謝神(一)
29. 感謝神(二)
30. 感謝神(三)
31. 人生如戲劇
32. 錯誤的評估
33. 預備好沒有?
34. 友情
35. 追思禮拜
36. 忽然
37. 第一個參墓者
38. 母教與不肖
39. 報答(一)
40. 報答(二)
41. 聖徒有三畏
42. 做個好管家
43. 新紀元(聖誕節)
44. 亞伯拉罕搶救羅得
45. 睡眠之前
21. 談「忠」
澎湖伯講道集(五) ========= 人從呱呱墜地開始,直到呼出最後一口氣為止,經常環繞在其周圍,使人生價值賴以實現的,便是責任。人無論對家庭、對鄰里、對社會、對國家,尤其基督徒對教會,都有一種無可避免的責任。 責任是實現至善生命的要素,它帶來圓滿、充實、光輝,也把抑鬱、黯淡、消沈驅除,遠離我們的身邊。人類生命的最大意義存在於克盡人生職責之中,
維爾司各托
說:
「人若停止彼此互助的責任,則人性將絕滅。」
我們的一生,從母胎而哺乳,以至臨終,其間如果沒有互助的能力,便一日不能生存。上帝賦予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是要求別人幫助,義務則為幫助別人。這都是不能輕忽也不能拒絕的,換言之,即人對我有責任,我對人更有責任。 責任感能激起一個人純潔的愛心,如
【新約】
路加福音十章25~37節所記那位憐憫傷者的
撒瑪利亞人
。他與祭司、利未人有何不同呢?就是多了一份責任感。他想,此時此地我不救他,誰來救他?為了責任所在,他就不遑考慮傳統的仇恨與歧視了。
艾司根
說:
「人能趨善去惡、化邪為正、變黑暗為光明,完全由於責任心使然。」
人在世上難免有想不到的不幸遭遇,令人陷入悲傷絕望之中,尤其最親愛的另一半遽然亡故,更使未亡人萬念俱灰矣!然而由於強烈的責任感,卻能一躍而起,重燃信心之火種,堅強地度過有意義的人生。
謝緯
牧師突因車禍去世,
謝師母
之悲痛實非言語所能形容,因為牧師是一家之主,子女還年幼並在學,家庭正需要他
(實則教會、社會也同樣需要他)
,而且他們夫婦極其恩愛,在學術方面是同行,在傳教方面是同工。 正當同心力為主事工奮鬥之際,忽然相依為命的另一半被取了去,難怪
謝師母
的精神幾乎整個崩潰了。當時周圍有關的人也都為此事擔憂,大家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不料
謝師母
卻要求前往聖殿
(南投禮拜堂)
禱告,到她禱告完回家之後,之即判若兩人,顯得頗為堅強。 許多人都猜不透她到底在禮拜堂裡禱告什麼、思想什麼、或者看見什麼?為什麼在那短短的時間裡,能從痛不欲生的慘境中解脫出來呢?依我看來,她必是想到又看到自己的責任:對兒女的責任和完成
謝牧師
未竟事工責任,正如
國父
說: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努力」換句話說,就是盡責任之意。
岡山
高再祝
醫生娘曾告訴我,她先生死時膝下有一群
(七八個)
孩子,有的連左右手都還分不清楚呢。那時她真是連哭的力氣都沒有 ,在愁雲慘霧之中就像個尚能呼吸的死人一般。眾人找不出什麼話來安慰她,而且她也什麼話都聽不進,所以大家只好圍繞著一個死人和一個未死的死人流淚而已。 那時忽然 神讓
高太太
眼睛開了,看見她的身旁站著三個人:一個是
陳信貞
老師,一個是
高安賜
老師,還有一個我已忘了是誰。她們三個都是寡婦,而且都在未到三十歲時丈夫就死了,經濟情況也都比不上她。 可是們為了替亡夫撫養遺孤,都表見得非常堅強。
高太太
不由得也想到自己的責任,乃立刻堅強地站起來,為丈夫料理後事,節哀順變,專心撫育兒女了。
韓國
前總統
樸正熙
是個強人,可是一想到他的太太一生幫助他,最後且替他犧牲了性命,便悲不自勝。據報載,他每逢進入房間便放聲大哭,真是令人一掬同情之淚。可是他也說:
「我為國家責任所在,不能不堅強;如今為家庭、為三個孩子責任所在,更不能不堅強。」
不僅以上所提這幾個人因責任感而在悲痛中堅強前進,我們若細察周圍的人,也必有許多衰殘不倒、久病不死的例子,令人莫名其妙。他們怎會如此呢? 我告訴你,那支持他們的力量就是責任心,也就是
「我病倒了,我的丈夫怎麼辦?」
或
「我死了,我的孩子怎麼辦?」
或
「我不能死,我要活下去!」
的心境。
康德
說:
「我眠則享人生的美夢,我醒則盡人生的責任。」
人生的際遇無論如何的變遷,人的責任總是不變的。人的富貴貧賤、窮通利達常依個人、社會環境而轉移無定,更非人力所可勉強。然而環繞著我們的責任,卻不因環境的轉移而有所增滅,只是其難易之程度有所差別而已。 所以人處困難坎坷中,能不避危險艱辛,仍然致力遂行其本身之責任者,其人格之偉大自不待言。
孟子
說:
「天之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這一段話是千古不移的真理。 神把人放置在各種不同境地中、卻有一個公平的大原則行於其間,就是把責任付與人,使他處在得失成敗的各種情形下,都能發揮對的平衡作用。行善不倦、為主不後悔,是做人、做基督徒的責任。 可是常有人灰心喪志地說:
「做好人沒有好報、熱心事主沒有用處。」
這種對人生沒有抱負、對真理不具希望的人簡直是自暴自棄。因為人行善、基督徒事主,是決不隨環境的轉變而中止的。人沒有自辱其生命的權利,也沒有自棄其責任的權利。不自棄做人的責任,就沒有不能為的善行了。 俗語說:「你假使要放手作事,慎勿忽略做人。」又說:「當一日和尚,撞一日鐘。」這就是盡責任的寫照。我們基督徒絕不可說:
「我老了
(或兒女長大了)
,我已經沒有責任了。」
要記住,你還是人,你還活著,所以還是有責任。 老人有老人的責任,退休的牧師也有退休牧師竹責任。也許老人的責任比年青人的責任更重,退休牧師責任比在職牧師的責任更艱巨呢!可以說,一個傳道人有無真正愛人的靈魂、有無真正為主忠心、有否濫竽充數,要看他退休以後的生活如何而定! 最後,關於責任的問題我人還要記住三點: 一、責任不可放在興趣之後; 二、認識你首要的責任
(例如學生與主婦職分不同,其首要責任當然有別)
; 三、不可輕言「我已盡了責任」的話。 在此願以
【新約】
使徒行傳
廿章 24節
的話與大家共勉:
「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 耶穌所領受的職事
(責任)
,證明 神恩惠的福音。」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1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10年3月 Cairu、
Phil
:::
搜尋
search
進階搜尋
追思與紀念
● 蒙主厚恩七十年 ..... 林東薰長老
● 紀念主內聖徒.... 陳金尊長老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