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兒女對禱告有二項須知:
一、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
基督徒和外邦人一樣,禱告會求身體的健康、疾病的痊癒、出入的平安、事業的順利、兒女的學業、與婚姻的完成等等。不過,諸如求大家樂中第八獎(大彩)或犯罪得逞之類,基督徒應該不會才是。所以我真的不瞭解教會存心霸佔公共墓地之前後是如何禱告的。
馬太福音六章33節首句 主耶穌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耶穌教導門徒的禱告文就是一個示範。先求 神的國,就是把如何榮耀 神、如何事奉 神、天國如何擴張、如何建設、如何傳福音、如何叫人信主、如何建立教會、如何鞏固教會,都放在前頭。
先求 神的義,就是不要照自己的意思成全,乃要照 神的意思成全,正如 耶穌在先死關頭之時所求的(馬太福音廿六章39節)。
何謂不肖?就是不管父親的心意。何謂浪子?就是兒子遠離了父親。基督徒要做順命令的兒子,故祈求的時候要先求如何合乎 神的義。
合乎 神義就是合乎 神的旨意,不合乎 神的義之任何行徑都不合乎 神的旨意(如欺詐、竊佔等)。
神的兒女先求 神國和祂的義,按照 神所給各人的恩賜,克盡本分,如此物質(肉體)生活必不成問題(參看 馬太福音六章25~30節)。儘可放心信靠 父神。
二、心禱與口禱
不少基督徒參加禮拜或公禱會時,不敢站起來禱告。其中有許多還是信主多年的,甚至當上了教會長執呢!也許他們的理由是:神是無所不知的,雖然我不出聲音作口禱,我在靈裡作心禱不是一樣嗎?
神不是更喜歡人用心靈和誠實敬拜,跟祂親密嗎?說得不錯!確實有心禱(默禱)之例,如撒母耳的母親哈拿心中默求,只動嘴唇,又如亞伯拉罕的僕人連嘴唇都沒有動,只在心裡說話,仍然蒙 神垂聽與賞賜。(參看【舊約】撒母耳記上一章13節,【舊約】創世記廿四章45節)
不過,信徒在教會生活中,禱告和唱詩一樣,唱詩必須出聲讚美,禱告也必須出聲祈求。這樣看來,心禱固無不可,口禱則更為必要。
所以我鼓勵信徒盡量訓練口禱 ── 私下禱告時不妨用低微聲音或只動嘴唇,但在公同祈禱會時則要看場所大小、會眾的多寡,把聲音作適度調節。
不過有一點必須強調的,口禱的聲音必須讓大家都聽得清楚,才能收同心禱告之效。因為言為心聲。我們心思若不藉著言語,怎能表現出來呢?我常在禮拜三公禱會時,從張牧師或弟兄姊妹的禱告(出聲的口禱)中得知主內某弟兄姊妹遭遇什麼試煉、困境,不僅跟他們同心切求,也得以隨時去安慰幫助他們。由此可見口禱的重要。
而且從心理學上說,言語是有系統的思想,說出來比不說出來較有系統些,是故說出來的祈禱(口禱)益處很多,既可表示真誠,也可證明迫切,如彼得因看見得魚滿載的神蹟,就俯伏在 耶穌膝前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路加福音五章 8.節)
又一次在水面上走,因為看見風浪甚大,就害怕,將要沈下去,便喊著說;「主阿,救我!」(馬太福音十四章30節)這兩次對主的呼求,不但表示誠實迫切,也可謂極其自然的反應。
總而言之,無論個人的靈修、公同的聚會,我們可視情形與性質,有時用心禱,有時用口禱。不過,不可懶於向 神開口禱告,而推說:「我只會用心禱,不慣用口禱。」甚或強調心禱比口禱更虔誠有效。
主耶穌曾教訓道:「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新約】馬太福音六章9.節首句)請注意「說」這個字。既然「說」,既必有聲音。原來 神給人嘴巴的用途不只為了吃飯,也要為說話,而對 神說話(禱告)下是嘴巴最高的用途呢!(參看【舊約】以斯拉記三章13節,【新約】希伯來書五章7.節)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9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09年12月 Cairu、Ph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