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機小語

教會可以沒有冷氣,可以沒有地毯,也可以沒有電子琴,可是不能沒有愛心。沒有愛心的教會就是沒有主的生命。       ........呂春長牧師 

8. 信仰、愛心與盼望

信、望、愛是保羅所強調的基督教三要素。但在保羅的書信中卻有順序的不同:在【新約】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節以信、望、愛為序,在【新約】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3.節及【新約】歌羅西書一章4.~5.節則以信、愛、望為序。

這是因為對像不同帍說法有異。因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是強調「愛」,所以把愛放在末後;帖撒羅尼迦後書是以「望」為中心而寫的,所以把望放在未後。這是為了加強語氣之效。

其實詞句的先後是另外一回事。雖然在哥林多前書 保羅視這三要素中最大的是愛;在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則謂其中最大的是望;而且我們可以假定,如果在羅馬書中提出這三要素來的話,他一定會說其中最大的是信。然而這並不表示這三者可以獨立分開。事實上它們是互相關連,缺一不可的。

奈都弗說得好:
信仰是紮根於過去,愛心是現在的活動,盼望是連繫於未來。」
倘若人有信心,自然會以愛表現出來,而由信所表現出來的愛的生活,便成為未來盼望之錨了。

信、望、愛這三者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是無限常存的。可是有時因為受教的對象不同,強調的重點就有異了。所以我們不能說 保羅的教訓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羅馬人需要信,所以保羅羅馬書就比較強調信;哥林多教會需要愛,所以哥林多前書就比較強調愛;帖撒羅尼迦人需要望,所以帖撒羅尼迦書就以望為重點。

最近我在禱告中選擇了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 3.作為我們教會今年的標語,所以有必要把它的意義闡釋一下。

保羅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 2.~3.節說:
「我們為你們眾人常常感謝  神,禱告的時候題到你們。在  神我們的父面前不住的記念你們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  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

帖撒羅尼迦教會使 保羅和他的同工有可感謝、記念之處,未知我們的教會,我們的家庭,或者我們每個人叫  神的僕人怎樣?是感謝呢?還是嘆息呢?是不住記念你們的好處呢?還是不堪回首、不願重提受創傷往事呢?

保羅不住記念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有三件事:

一,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基督徒與一般人對信的看法不同,甚至有靈命的基督徒與掛名的基督徒,所謂的「信」也大有分別。比方說「信神」,有人僅僅相信有神甚至多  神存在(即無神論之反),可是聖經告訴我們,連魔鬼也有這樣的信,甚至信得更明確不疑以致戰驚不已(參看【新約】雅各書二章19節)。但這樣的信於人何益?

還有一種信,就是不僅相信  神的存在,而且完全信任、信靠這位  神,這才是正確的信。如何分辨人的信是前者(只相信  神的存在)還是後者(完全信賴  神)呢?這可從其人的行動(生活)看出來。

比方說,哥倫布相信地球是圓的、相信必有新大陸的存在,他就敢於啟程前往;太空人相信他們去月球必能再回來,所以歡歡喜喜地踏上征徑。雖然其中也有冒險的成分,但並不是盲目的嘗試。我們敢接受醫生藥物治療或開刀,也是有「信賴」的成分。反之,如果只說相信,而不敢行動(接受及交託),其信必有問題了。

帖撒羅尼迦人的信心,不是一種抽像教理,而是可以作為行動的確據。【新約】雅各書二章20節明白告訴我們,信而無行是死。人的得救是憑信心,信心則賴行為而證明出來。

盼望我們今年一切的工作都憑(因)信心而做,必如哥林多前書十五章58節說的: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
 

二,因愛心所受的勞苦。

我們曾看過許多父母因愛心為兒女所受的勞苦;許多妻子因愛心為丈夫所受的勞苦;許多信仰先輩因愛心為基督的教會所受的勞苦,他們的事蹟真是可歌可泣。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甘心受這勞苦、不埋怨、不後悔。

信仰產生愛心,愛心甘受勞苦,我們可以從教會歷史看得很清楚。多少人因愛基督而放棄地上的榮華富貴,如我國宋尚節、日本的賀川豐彥、台灣初代教會許多宣教師及傳道人(如馬偕博士、巴克禮博士、蘭大衛醫生、牧師、牧師 ....... 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哥林多後書十一章23~29節記載 保羅的話:

「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堅牢,受鞭打了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被棍打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過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裡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

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受寒冷,赤身露體。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

保羅為什麼放著堂堂的拉比不當,卻寧願去受這些苦呢?因為他愛基督。為什麼他愛基督呢?因為基督愛他。哥林多後書五章14節他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就是這意思。今日教會所以不振,癥結就是沒有愛主。

沒有愛主,就是什麼理、什麼運動都無法復興教會
【新約】約翰福音廿一章 主  耶穌三次問彼得說:「你愛我嗎?」足以說明愛主的重要性。今日之世界以石油為「能」源,,我們也當知道「愛」正是「行」源(行動之原動力)呢。
 
 
三,因盼望我們主  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

盼望是忍耐的原動力。沒有盼望,人們就不能忍耐,也不願忍耐。暈船與害喜都是很痛苦的事,可是人們不會因為受不了而自殺,就是他們的前面有盼望之故。

一個真正的基督徒無論肉體方面、精神方面多麼痛苦,也不會自殺,因為他存著永生的盼望。沒有盼望的人儘管榮華富貴也是可憐的,像右時一種「現世哲學」,人只求吃喝過一天算一天,多麼悲哀啊!

有一個故事,說到某次在密歇根湖上三個覆舟獲救的經過。原來當他們在水中掙扎、已無生望之時,適有一人駕駛飛機經過上空,看到這光景,一面電請附近救生機構馳援,一面將飛機盤旋於上空而不離去。顯然就是給遇難者打氣,要他們奮力支持以待援救。

果然,這三人看到上空盤旋的飛機,心裡又重新燃起了獲救的盼望,拚著最後一口氣,終於支持到救援隊到達而撿回了性命。從這故事,可知人心存盼望與放棄希望,結果必有大不同。

羅馬書五章3.~4.節也明白告訴我們: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

最後,請特別注意,保羅帖撒羅尼迦前書一章 3.節所指的是:
「因盼望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所存的忍耐,並不是「因盼望世人、世物或世事」所存的忍耐。這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
 
摘文: 律法恩典、刑罰管教

律法重在刑罰,恩典重在管教。雖對受者是患難用意不同。其分別如下:
 
(1)刑罰出於恨;管教出於愛。
(2)刑罰是制止;管教是造就。
(3)刑罰是隔離;管教是治療。
(4)刑罰是開除;管教是培植。
(5)刑罰是絕望;管教是希望。
(6)刑罰是完了;管教是起頭。


因此保羅在患難中,仍是歡歡喜喜的,因為在患難中反可得造就。【新約】羅馬書五章3.~4.節)因父愛兒子才施管教。當時雖愁苦,後來卻結出平安的果子來。【新約】希伯來書十二章3.~13節)
  ............................................................
   
 
 
..............  澎湖伯講道集   第十冊   作者:呂春長牧師 ..............
 
原文著作時間:約1980年之前 ---- 打字、整理、編輯 ----- 2012年元月 Cairu、Phil


:::

搜尋

行善建議

行善建議

物資捐贈